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9章 不缺(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不但在场的文武官员被惊呆了,就连自以为了解西方的朱明忠也处于惊愕中,尽管埃及并不是西方,可基督徒们总有那么一点共同之处吧。可是,他们这一张嘴就要请他的儿子去当他们的国王,这是什么节奏?

    甚至,也正因为了解欧洲人的这个传统。朱明忠才会选择早就没落的拜占庭帝国皇室,通过联姻的方式获得拜占庭帝国的继承权,这是对欧洲的传统理解。大明上下很难不理解欧洲的继承权中,对血统的看重。可再不理解,也要理解,入乡随俗。毕竟在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境内还有一半的人口是基督徒。哪怕就是在君士坦丁堡也有许多还没有改变信仰的基督徒。

    尽管在历史书上,朱明忠曾看到欧洲各国是如何从国外请来一个国王,英国人、西班牙人以及希腊等国,都曾作出这样的选择。但是他们的选择,往往都是基于血缘。换句话来说,就是与上一任国王血缘近,有继承权的。然后她们请一位过来当自己的国王。

    “他们会接受一个非科普特人作为他们的国王吗?”

    既然是要去当国王,那么就不能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象征,就像另一个时空中的英国王室那样。

    “他们想要的,不过只是借大明的势去弹压内部的不稳定因素,相比于将军们因为王位在那里互相撕杀,然后让土耳其人或者阿拉伯人占了便宜,他们宁可把王位拱手相让,毕竟,那只是一个王冠,最重要的是,这个王冠的不仅可以让他们避免内讧,而且还可以让土耳其人投鼠忌器,同时,在这个王冠的保护下,科普特人的宗教将会得到维持!”

    “而且,在埃及人把西奈半岛割让给大明之后,我们势必要在那里开挖运河,运河筑通后,也会派驻军队,他们都将是皇子的助力,有他们的存在,即便是埃及人有心,他们也不敢让皇子作为摆设。”

    有科普特人来说,这是一道双保险,既保证了科普特人不会因为王位陷入内战,最终导致起义失败。而且还可以保证在埃及独立之后,土耳其人不会轻易再次入侵埃及。因为那是科普特人身后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应该说是。埃及国王的身后。

    唯一让人庆幸的,恐怕也就是,现在似乎英国还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那些科普特人应该想不起来实行这种制度。这也意味着即便是同意了科普特人的要求。派一个儿子到那里去,他也有时间去掌握属于自己的权利。属于国王的权力。

    “要么由教位指派一位在战争期间立即功勋的将军出任国王,要么将军们通过另一种方式去选出一位国王。”

    可漂亮话人人爱听,即便是身为皇帝,也不能因为大臣说漂亮话,而表露不满。所以,朱明忠只是耐着性子听着他的分析。

    对于权谋,大明的官员自然有其天生的独到之处,当方以智提及权谋时,朱明忠只是笑容可掬的点点头,并没有说话,官员要讲权谋,当皇帝的同样也要用权谋去控制大臣。

    只有母国的实力才能让戴上王冠的皇子更加强硬,让他能够真正执掌大权!不要大名足够强大,未来作为埃及国王。他就绝不可能只作为一个摆设存在。

    “你是首辅,内阁有什么建议?”

    亚历山大看着面前大明首辅,能否说服大明“送出”他们的皇子,最关键的甚至可能不是皇帝,而是眼前的这位首辅,只要首辅同意了,那么他就会游说皇帝接受这个请求。

    “所以,无论如何,对他们来说,这都是一个极为划算的生意,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吃亏的地方,不过仅仅只是一个王位而已。至于我们呢?也没有什么便宜可以去占。这群人哪,当真都是会计出身,会算计啊!”

    即便是土耳其人。也会因此心生忌惮。他们如果想要收复埃及,就必须要考虑到大明的态度。

    这正是埃及人想要的。

    “换句话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招牌!”

    毕竟,皇子的背后是大明!

    其实,对于这件事,内阁的看法是一致的——赞同。而赞同的原因非常简单,可以节省开支,尽管表面上宗室就国的费用是皇家自己负担,但是并不意味着亲王就国朝廷不需要负担开支,就拿亲王的三卫来说,就是直接抽走一镇的部队,这一镇部队,从军官到士兵的抽调,意味着朝廷还需要另外再练一镇陆军,再提供一镇的装备,等到他们形成战斗力,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总之开支很大。

    朱明忠只不过是想要一在那里开凿一条运河,可谁想到埃及人居然自己送上门来想要从他这里请走他一个儿子。

    “阁下,请原谅我的唐突,埃及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是漫长的,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埃及却被罗马人、阿拉伯人以及土耳其人统治着,我们没有自己的贵族,更没有自己的国王,但是一个国家是离不开国王的,对于埃及或者科普特人而言,我们只有两个选择——”

    “……再者,以臣看来,既然陛下有意谋略土耳其,要是能先得埃及,再以埃及为跳板,进一步谋略整个土耳其,岂不更为便利,以埃及为跳板,经海路可抵达爱琴海尚海诸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