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可是比鞑靼人强大几十倍,上百倍,难道,他们真的想要激怒那个皇帝,然后他们就像当年的鞑靼人一样,最后我们完全臣服于他们吗?”
又一次,米罗斯拉夫斯基大声的咒骂着。
“也许,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
“尊敬的米罗斯拉夫斯基将军,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整个俄罗斯都在传唱着你的英勇,你英勇的悍卫了俄罗斯的利益,成功的瓦解了明国的企图……”
“将军,现在我们应该干什么?”
“是啊,那些的鞑靼人的阴谋,从一开始,大家就很清楚,只不过纳雷什金家族一手促成了这件事,因为这对他们更为有利,将军,如果近卫军在这里遭受重创,那么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的声誉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受益的必定是纳雷什金家族……”
图哈切夫斯基看着米罗斯拉夫斯基说道。
明军岂图将我们包围在这里!
1683年8月2日,当米罗斯拉夫斯基历尽千辛万苦率领近万俄军跳出二十万明军的包围、追击撤到鄂木斯克的时候,迎接他的当地贵族,立即给他送上了祝贺。
“其它的选择?”
图哈切夫斯基悲观的预测着未来的时候,沉默不语的米罗斯拉夫斯基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良久之后,他才长叹口气,然后说道。
“即便是不考虑将来,就是眼下,就是现在,将军,明国人在哈密有十几万军队,而我们呢?却只有区区几千人,如果他们打过来的话,上帝可以作证,即便是我们再过英勇,也无法阻止他们的脚步,甚至我们的抵抗只会激怒他们,激怒这个庞大的帝国……”
但出人意料的是,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并不是吐鲁番,而是叶尔羌——守卫在那里的伏尔加哥萨克,被明军轻易击退,数百残余的哥萨克从叶尔羌一路北逃,而上万明军,立即发起了追击。
去年,沙皇费多尔三世辞世。按照规定,王位本应该传给他的弟弟,14岁的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但由于他病弱低能,不能参与国政。所以纳雷什金家族推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彼得为沙皇。而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对此不满,掌握着近卫军的他们,便策动了近卫军发动政变,推伊凡并立为沙皇。此后召开的全俄缙绅会议确认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为第二沙皇。尽管伊凡即位后不过是名义上的沙皇而已,实际权力被同母姐姐索非亚公主掌握,可是整个莫斯科都知道,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与纳雷什金家族之间的不和。
两天后,作为东方总督私人秘使的图哈切夫斯基来到了哈密,因为地位悬殊,他们没能见到皇帝本人,但却仍然见到了李定国。没有人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但是在两人秘密会谈后的第三天,中俄两国的冲突,还是的爆发了。
作为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提携起来的官员,图哈切夫斯基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凭借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么米罗斯拉夫斯基的欣赏,一步步的晋升为高级军官,在未来他甚至可以成为将军,拥有贵族封号,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也仍然是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的附庸,他的出身决定了这一切,所以他必须要站在家族的利益上。
“该死的,我们从一开始就上当了!”
或许,在俄罗斯、在莫斯科,诗人们会传唱米罗斯拉夫斯基是如何平定的拉辛叛乱,但是对于他本人而言,他又岂能不知道,东方的那个敌是何等的庞大。
从得知明国皇帝西巡的那一刻起,米罗斯拉夫斯基就知道,莫斯科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米里,我的朋友,我怎么能不知道这一切呢?但是,现在我们能怎么办呢?”
而在东方总督区的问题上,纳雷什金家族就支持俄罗斯接受这片辽阔富饶的地区,而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则显得有些犹豫,最终在大多数贵族的支持下,俄罗斯还是吞了这记糖衣炮弹。
“从现在起,我们将不得不面对来另一个大国,上帝保佑,他们是文明人……”
掌握近卫军的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派出了伊凡·米罗斯拉夫斯基这位曾平定了拉辛叛乱的名将出任东方总督区总督。
确实,对于莫斯科,甚至许多俄罗斯而言,米罗斯拉夫斯基的“胜利”无疑是辉煌的,面对数十倍于自身的敌军,他不仅没有战败,反而屡次借助灵活的战术瓦解了对方企图,跳出了他们的包围圈,这显然是一场胜利,甚至让米罗斯拉夫斯基从平定拉辛起义后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作为俄罗斯最为知名的将领,面对近二十万明军东西两路的合围,米罗斯拉夫斯基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立即调整部署,开始向后方撤退,在撤退的途中多次借助广阔的草原摆脱明军的包围。历时近两个月,终于跳出了明军的“包围圈”。
图哈切夫斯基的语气显得有些悲观,可是对于刚刚摆脱蒙古人统治不过两百年的俄罗斯人而言,这种悲观是他们无法回避的。
“他们真的以为俄罗斯有多么强大吗?真是一个笑话,别忘了几乎每年,克里米亚的鞑靼人都会劫掠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