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乾十年六月初九,海州船厂建造的“飞鱼”号下水,该船拥有极为特殊的空心船首,虽然其长宽比为5,其航速尚未达到以后飞剪船所能达到的惊人的航速。但是仍然在航运界引起轰动,后来她的设计特色为许多船舶设计家所仿效。
尽管航行的时间长、航程远,但是在最初的几年,大明海军的运输商船,仍然在这两条航线上输送了大量移民。截止到兴乾十年,共有超过25000名明人抵达北美西海岸的新城以及纽约。
“一共是352两,这笔钱是官府以无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的,只要签字画押就行。”
“先生,为啥要买火铳?”
最早期前往大洋洲的以及北美的移民是乘坐快速商船前往目的地的,相比于移民北美,移民“新夏”或许更容易一些,毕竟,沿途可以在南洋诸国靠港,而移民北美无论是通往西海岸的“黑潮航线”,亦或是从南洋到好望角,再从好望角到纽约,都需要长达半年以上的航行。
飞剪船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从“飞鱼”号满载着500余名移民在驶离广州的136天后,再次返回广州,一艘艘飞剪船投入了美洲航线。
和其它的移民一样,在进入这座内部有些像船的“移民旅社”后,第一步就是要排队登计,带着妻儿排了半天的队,在移民官员接过李明典的移民表格时,头也不抬的对他说道。
趴在床上的女儿指着书上简易的地图对弟弟们说着,讲述着那里的美好。
“怎么?怕钱不够,你们放心,这六响转轮铳,可都是按军队采购价卖给你们,你们可是占了大便宜了,搁外面一支六响铳至少要五六十两银子,要不是因为北美那边的土人太多,官府也不会操这个心,不过你们买了铳弹之后,暂时不能用它们,武器会直接送到移民船上,抵达纽约后凭票领取……”
“其实,去南洋也不错,那里还近,虽说地少了点,可,没听说那里要动刀动枪的……”
在社学里读了几年书的李明典,虽然只读过几年的书,可却也知道北美与南洋气候的不同,而十几年来,教育的普及,也让这个时代明人不不规则像过去那样,视海外为蛮荒之地,毕竟早在他们少年时,就通过世界地图和教学挂图知道了世界,知道大明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在海外有许多地方,那里的土地比大明的土地更为肥沃,只是需要人去耕种罢了。
在移民官指点下,李明典在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安排房间之后,那移民官又对他说道。
“一会,你拿着这张表,到枪行里凭表去买火铳,记住了,要买六响转轮铳知道吗?四口人,最少要买五支,再加上两支长铳……”
“不能让将来儿子和自己一样租一辈子的田!”
三十亩官田,即便是付了三成的地租,收成也够一家人吃用的,他和媳妇在那片田地上劳作了七年,从女儿出世,再到两个儿子先后出世,日子过得也还算自在,但是他仍然选择了离开。
而此时大明所面对的是,如何把众多的移民快速、安全地输送到遥远的“新夏”以及美洲殖民地,这是官府必须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
划动着算盘,算出了总数的官员看李明典说道。
广州港移民收容所为5层木制建筑,其中设置了50间收容室,每室定员12人。最初收容所能容纳600余人。这个人数与北美的移民船所载的船客数量基本一致,其室内的装饰与移民船的船舱为模版,以便使移民尽快适应船上生活。
从兴乾元年当年海外移民为23165人,其中6成为流放犯。而到兴乾五年,当年移民海外人数就超过十万,至兴乾十年,更是突破二十万大关,随后,每年都以20的速度激增。
“到纽约的船票票价100两,航海手续费是25两,港口滞留费,每天是2钱,按十天计,就是2两,检疫消毒以及天花接种费1两三钱,驳船费和行李搬运费一钱,合计126两4钱,女子和小孩的船费半价,手续遇免除,一共是……”
李明典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他确实还有一百多两银子,但那些银子都是他准备到了纽约之后,在那买马,买农具的,买火铳?或许有必要,但需要买那么多吗?
这是移民北美的百姓所能得到的地块大小。只不过,没有人知道,那块土地往往只是一块荒地,他们需要用数年的时间去刀耕火种,才能把荒地变成良田。
几乎每一个移民,只要想到即将前往的从未想过和见过的异域!,都会引起他们的不安。于是,和其它的移民一样,携妻带女的李明典又一次想起了家乡的山水,想起家乡衰败的房屋,还有那尚在积雪覆盖下生长着整齐麦苗的几亩麦田。
这种“飞剪船”相比于过去的快速帆船,它的速度更快,甚至两倍于普通帆船,尤其是当年第一部《航海天文历》印发于海军之后,使得海上航行船只实现了在海上的准确定位,从而摆脱了季风、洋流的制约,在浩瀚的大洋上抢风航行,把过去长达半年的航程,缩短到了三个月以内。
媳妇的话,让李明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