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1章 南京事(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爆炸后果。

    已经跑过来的马辉连忙问道。

    “这下抓住了正主,咱们也能轻松轻松了。”

    “轻松不了,回去后还得给这小子上大刑,不把东西给弄回来,谁都轻松不了……”

    “至少在这里,他们可以为自己的封国招揽一些人才。”

    但是在朱和域看来,相比于皇家学校普通的书院更适合皇子。

    全城搜查仍然在继续,无论是普通百姓亦或是王公勋贵,没有任何人能躲得过大搜查。也就是在搜查的时候,又发生了几起火灾,若是在平常,这几起火灾是很正常的,毕竟城内外有许多建筑都是木制建筑。

    “当初真应该早点来书院……”

    “丫怎么走得路,没长眼睛……”

    扰民,确实有那么点扰民,其实何止是有点,简直就是非常扰民,尤其是宫城一带,数条道路直接封禁,直接禁止普通百姓通过。之所以戒备如此森严,倒不是因为这是宫城,而是因为晋王行在就在宫城旁。几乎是在爆炸的当天上午,南京城内的晋王府,就是立即出现了大队的官兵,附近的街坊也是直接戒严。

    总之,作为儿子的自然可以为父亲寻找到足够的理由,而超过普通学者许多的学识,也让朱和域在国子监里如鱼得水,很快就结识了不少朋友,也正是通过那些协会,在他的小笔记本中,已经多出了上百个名字,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国子监内极为出色的学生,而他们身份往往也都是家中的次子,换句话来说,就是有希望愿意去晋国的人。

    “结交朋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陛下要学会笼络人才,毕竟,陛下或许可以赐土封建大王,但是将来晋国是否强盛,却全赖大王能否善用人才,而这人才并非只是国吏,同样也各行各业的人才,以大王之见,如若没有我大明书院兴盛,又岂有今日大明之兴盛?”

    对于身为晋王的朱和域而言,他每天除了听博士、教授授课之外,还有恐怕就希望他们能够推荐的一些人才。身为晋国国君,除了一万三千国兵军户之外,必须要尽可能的笼络人才,只有如此,国家才能够有所发展。

    看到其中一起火灾中,有数人遇害的报告,马辉立即作出了这个判断。

    “博士所言甚是,在孤年幼时,父皇就曾说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同样也是强国之本,亦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这国吏自有父皇、朝廷为孤挑选,可创办书院、传播科学,却要靠孤自己去做……”

    “还是你有法子……”

    尽管戒备给附近的百姓造成了不便,但对于那位不过刚十七岁的晋王而言,却压根没有任何反应,依如往常一样,每天都有南京国子监的博士、教授为他授课,当然那些博士、教授也不会告诉他,在来的时候,经过多少道盘查。

    尽管对于这一切有些不明所以,但是最后朱和域还是把原因归于——父皇可以接触到大明第一流的学者,通过与那些学者的交流,父皇可以掌握普通学者难以掌握的学识,并将其融会贯通。

    更何,兴乾十七年七月的大明,朝野依然回响着南京的爆炸。

    “梅博士是让我到书院中,自己去结交朋友吗?”

    梅文鼐的建议让朱和域眼前一亮,在12岁的时候,他曾经去过皇家学堂就读,在那里读了四年的书,那四年,在他的记忆中应该是最开心的四年,在学堂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没有任何身份上的悬殊。

    梅文鼐笑看着大王说道。

    “梅博士,若是没有你们推荐,孤又该去何处网罗人才?”

    “怎么会这样?”

    又一次,看着他们在那里争论着数学上的问题时,朱和域的眉头紧锁,他们讨论的问题,在父皇的课堂上,早就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在这里,甚至还只是一个假设。

    “去书院读书?”

    面对军事暴力机关的强力,南京的地痞流氓无不是销声匿迹,而在城内巡逻的军人们往往只能无所事事地巡逻,一巡逻就是一整天。

    那场剧烈爆炸夺走了数十人的性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冲天火光和蔽日浓烟,无可避免地在百万以上南京市民的心头留下了恐惧的阴影,所以,对此他们自然是配合的。

    尽管去年到南京之后,才第一次见到梅文鼐,但因为少时其兄长梅文鼎曾当过他老师的关系,所以对其倒也算亲近。

    “石晋,走,一起去学会,今天轮到我的展示了!”

    “等回头,应该给父皇写封信,皇子更应该去普通的书院,而不应该只是皇家学校。”

    那人顺口刚接腔,脸色就一变,就在他刚想要改口的时候,手臂一阵剧痛传来的同时,下盘一起人便被直接撩倒在地上。还没反应过来,镣铐就把他给反铐上了。

    可……还是没有发现那群间谍,尽管军正司查获了两伙间谍,但却都和火帽无关。

    “这一定是在灭口!”

    而朱和域本身也享受着在国子监中自由自在的感觉,在这里没有任何人把他当成皇子、大王,他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