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夫从日本开发银行借的巨额研发债务,才得以迅速还清,目前还没有任何便携式磁带播放机的研发计划。
在这1974年年底。
索尼仍然只是众多家电制造商当中,实力不算拔尖的存在,主体业务为收音机、电视等。
韩初冬有能力投资它,四亿多美金的市值而已,哪怕整个买下来也没问题,不过这家公司并没有他想要的技术,因此也就没必要耗费资金。
……
再次从旧金山来到硅谷地区。
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跟极光游戏的大股东见面,二是去参观施乐公司生产的个人电脑雏形产品。
至于英特尔公司,它的产品目前没什么市场。
事先跟ceo摩尔交流过,韩初冬身为大股东,只要求对方专心搞好新产品的研发工作,直言说完全不在乎现在的营收情况。
想想也对,如果在意营收,那么当前的英特尔公司,确实可以被称为垃圾股。
一直往实验室里砸钱,但却看不见多少回头钱,空有些没人愿意买的技术产品,以传统投资眼光来看,这简直等于“自杀”。
某些股东经常抨击英特尔的现行发展战略,原先失败的个人计算机业务,就是董事会干预后发展出来的畸形产物,连微型处理器的研发资金都被大幅砍掉,认为它将是下一个日暮途穷的仙童半导体公司。
很少有人能看出微型处理器的未来,韩初冬则以看笑话的心态来抄底捡漏,已经以大股东身份推动着,砍掉了部分个人计算机的研发团队,并且进一步增加新型处理器的研发投入。
身为过来人,他当然直到目前保持技术优势、建立牢固的专利壁垒,在未来能换取到多少财富。
结合这些来看,也难怪韩初冬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甚至产生“钱很好赚”这种荒诞的念头,如果说梅森联合集团现在的规模已经很吓人,那么最可怕的则是发展潜力。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这么四处鼓捣着,一个庞大商业帝国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
……
没有提前预约,韩初冬来到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对前台表明身份后,说是想见见这座研究中心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