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沈城,池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无非是换了一个新学校,一个新家庭,还有幼稚到爆的同学们。
她依旧会在空闲时间做些于燃发给她的一些实验研究课题。
生活的更枯燥无味一些,没有人会在下班给她买榴莲,没有人会带着她穿梭在大街小巷找好吃的小饭馆,也不会再进入实验室看着小红瓶小蓝瓶的实验药水,身后有雄厚的声音告知她,哪两个试剂在一起,会生成火树银花般的美丽场景。
那是科学带来的美丽,也是父亲带来的绚烂。
清明三天假,池桑独自一人踏上高铁,回了北榆市。
梁晶给她转了来回的车费,池桑并不缺几百块钱,可她依旧收了。
坐在高铁上看着窗外色彩交织的田野,还有高铁途径掠起的飞鸟,池桑思绪飞的很远。
她觉得自己很缺钱。
池子洲留下的钱,和每个月发给池桑的抚恤金足够她生活,可是她总不能靠着这些生活一辈子。
池桑想证明自己,让所有人看看池子洲的女儿,有能力继承他的衣钵,也可以生活的比有父母的孩子更好。
下了高铁,是于燃来接的她。
于燃在读大一,比池桑大三岁,两人一起长大,是池桑最好的朋友。
于伯伯经常开玩笑,说让小池桑做他的儿媳妇,可以郎没情妾无意。
于燃和池桑都是注意力过度集中的人类,投身于某一件事上,便拔不出思绪想其他的,和池子洲很像。
总的来讲,这类人适合搞科研。
认真,严谨,较真。
池桑到的第一天已经是中午了,便直接去了于伯伯家里吃饭。
饭桌上,于伯伯和于婶婶看池桑瘦了许多,不禁心疼。
于婶婶将池桑的碗堆的老高,“桑桑多吃点,是不是梁晶家里的饭菜不合口味啊。”
池桑莞尔,“他们家里做菜有点咸,所以有时候我吃几口菜,就会吃掉一碗米饭,不过也还行,能适应得了。”
于伯伯叹了口气,“我最开始不是没申请过让你来家里生活,可是被院里那边给驳回了,有人甚至说我贪图你的抚恤金,现在的人,心肠黑的要命!”
于婶婶:“唉,桑桑换个环境也不错,每天面对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