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费,听说要好几千!真是愁死人了。
在城市里,拜年磕头已经很少了,但是在农村,别的地方不说,王庄这边,磕头拜年的习惯还是有的。
有一个饺子里还会放上洗干净的硬币,如果谁吃到了,就预示着这个人新的一年要走运发财了。一般情况下,这个饺子都是家里负责挣钱那个才能吃到。
王顺舟大手一挥:“都进去吧,赶快吃早饭,一会就该有人上门了。”
“爷爷,奶奶,您们身体还好吧,给您拜年了!祝二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而且看他的名字,老六!他上面还有五个哥哥姐姐呢!他们两口要是外出打工了,孩子怎么办?父母不可能帮他照顾的啊,王老六今年三十五,他大哥都五十多了,大哥的孩子都和王老六年龄差不多了。至于王老六爹娘,他们都快八十了,不光没法帮他们照顾孩子,每年还要轮到王老六夫妻照顾两个月的老人呢……
现在国家政策好,公立的小学初中基本不用花什么钱,多个孩子无非是多口饭,所以现在家里压力还不大。
王老六家有三个孩子,都是男孩!老大才读初中,老二老三都是小学。当初老大生出来,是个男孩,全家上下都很高兴。不过王老六觉得一个孩子太少了,再生一个女孩吧,这样龙凤呈祥、儿女齐全,多好啊。于是两年后,老二出生了,可惜又是男孩!
老吕在她身后,看女儿站那一动不动的,也不吭声,就奇怪地走过来问道:“你干嘛呢?”
他家的院子是和王业爷爷家离不太远,站在自己院门口就能看到那边。
宾利车刚开到门前空地停下,早已等在那里的吕丹丹就冲着院子里喊起来:“回来了,舅妈她们到了!”
王老六望着那边院子门口空地上并排停着的两辆车,啧啧赞叹。虽然王老六不懂车,也不知道那两辆车是什么牌子的。但光看那车形,就能看出来,肯定不止十来万,比镇上常见的国产车大不少,看着也好看多了,肯定是好车。
六七点钟就有很多人家起床了,开门炮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也是有讲究的,按照习俗,初一的早上,全家老小起床后,吃早饭前,打开大门,要放开门炮的。
这下王老六两口老实了两年,现在养孩子不容易啊,特别是男孩!等到要读高中读大学时学费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的,至于以后结婚,彩礼房子什么的,在老家还好,有自己的宅基地,盖个瓦房用不了太多钱。
老妈和姐姐王小菲也下了车,大家一阵寒暄。
王业这是真的拜年,并且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他扶着二老坐在椅子上,然后真的跪下磕了个头。
看到王业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王小菲和吕丹丹也走过来,依样学样,给两位老人磕头拜年。
其实家里有钱的,孩子读初中都送到私立学校了,好老师都在私立学校。镇上的公立中学,一个年级只剩下一个班的学生,都是家里实在掏不起钱送孩子去私立中学的。王老六家的孩子当然是读公立学校,有得读就不错了,哪有挑挑拣拣的权力!
“哎呀,王业回来了,这么大早起就赶路,太辛苦了!”姑姑王秋水上前拉着王业的胳膊,亲热地说道。
拎着沉甸甸的黑色尼龙手提包,几人走进院子,老吕还问呢:“包里是什么啊,怎么这么沉!”
旁边的老吕看到,连忙上来拎起另外一个手提袋,刚开始以为没什么重量,没用力,结果竟然没提动。
今天的早饭才是真正的团圆饭,一大家子九口人,热热闹闹地吃了早饭。
王老太爷,也就是王业的爷爷,现在年龄也大了,七十多的老人,每年初一起来得也不早,一般都是要七八点才起来,所以村里的晚辈们来拜年是等到八点半以后,陆陆续续地过来,不过都是赶在中午十二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