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所说,杨昭的确没有处理国事的经验。
如果把所有国事交给杨昭处理,难免会出现什么差错。
杨昭过早的就接管国家大事,会导致太子一脉的势力增长扩大。
这不利于杨广的统治,以及一些世家的发展,
特别是一些北方士族,和陇西士族的人。
杨玄感和宇文述的事情,就是杨昭主张处理的。
东宫和这些士族,还是有一种猜忌对立的感觉。
“这段时间的奏折,都是昭儿处理的。”
杨广淡淡说道。
一句话,就让苏威哑口无言。
虞世基等人也才恍然大悟,难怪这段时间的奏折处理的很快,解决方案也很完美。
他们还以为杨广变得勤政起来,原来是杨昭处理的。
“杨昭能文能武,国事上天赋异禀,将国事交给他朕甚是放心。”
杨广继续说道。
“陛下,可是南下会引起民愤啊。”
这一次是裴蕴走了出来。
他也是朝中大官之一 ,掌握了部分大权。
“朕南下不劳民伤财,只是带着部分精锐前往,怎么就会激起民愤了?”
杨广反问道。
他又不是沿途享乐,弄得民不聊生。
一时间,众文武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反对的各个理由,都被杨广轻松化解。
现在这些文武,都找不到反对的理由,甚至不给杨广去的借口了。
杨昭也指望不上,毕竟他的态度已经拿出来,默默认同杨广此次南下。
“莫非殿下和陛下,有什么其他的安排?”
來护儿暗自猜测。
他是见过杨昭手段,如果南下不行,他必定会出来劝谏。
但杨昭没有,除了这个可能之外,來护儿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这件事就怎么定下,传朕之令。”
杨广眼神一凝。
“武将来护儿,和黄门侍郎裴矩,以及虞世基等人随朕南下。”
他直接吩咐道。
“诺。”
被叫到名字的人,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不得不应下这个差事。
“另外,再调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