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粥煮好后,巧娘也从过去的记忆中回过神,她将粥盛出来放凉,然后又想着孩子的名字。
孩子没有爸爸,就跟她姓童吧,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继续上学,书中自有颜如玉,孩子就叫玉书,希望他以后能好好读书,做一个如白玉一般温润的人。
本来饿到又想哭的小孩子在粥被喂进嘴里的时候狼吞虎咽的大口吃了起来,巧娘神色微柔地看着这个孩子,一遍遍地喊着他的名字。
以后她也有家人了。
后面就是一系列办手续的事情,那个年代的手续还很好办,不像现在这么复杂。在确定孩子是被遗弃的孤儿并且本地没有人找上门后,巧娘的手续很快就办下来了,这个孩子现在正式叫童玉书。
后面的日子异常平淡,在巧娘对孩子的悉心照料下,孩子很快就从一个只知道嗷嗷大哭的婴儿长成一个能上幼儿园的年纪。
平时有幼儿园的同学老师陪着一起玩儿,回家后则能去赵姨玩,周末时候巧娘还会带着童玉书出去春游放风筝。童玉书的童年虽然不算富裕,但却过得很幸福。
不过好景不长,在童玉书上小学的时候,巧娘却生病了,她的病来势汹汹,很快就影响到了耳朵,耳朵出了就会影响工作,她又换了其他更忙碌更能赚到钱的工作,因为她现在不仅要养孩子,还要看病。
本来应该慢慢好起来的生活因为病痛又变得困难起来,童玉书这时候已经很懂事了,他没让巧娘担心自己,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自己做饭,在学习上也没让巧娘操过心。
并且他还在操心巧娘的身体,家务都被他一个人承包,他年纪小赚不到钱,只能尽自己所能给巧娘减轻生活压力,每天放学后会准备好自己的饭菜和巧娘的那份,让疲惫回家的巧娘专心赚钱就行了。
他在这时候就对金钱有一种特殊的渴望,如果有钱就好了,如果有钱老妈就能去看病了,就不会拖着生病的身体还忙碌到这么晚,如果有钱,也就有时间陪伴他了。
但是没有如果。
童玉书这时候虽然年纪还小但却已经很懂事了,在巧娘深夜上班没回家的日子,他会悄悄地哭,不是感觉孤独,而是心疼老妈每天都要忙碌到这么晚。
等他有担心老妈这么晚回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