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帝后自救合伙攻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观秋第一(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观秋山是胤朝帝都备受贵族喜爱的一座山,之所以叫“观秋”,其实也很简单粗暴,在这里的气候四季如秋,凉爽宜游。山体绵延,山坡相对并不陡峭,树木丛生相伴着野物成群,是高门贵族的子弟最爱的围猎出游地点之一。

    这次的观秋赏猎是由须平候家的世子沈越做东主持的,徐芊芊记得,原著中这一次,基本上在京的高门子弟都出席参加了。

    一是因为观秋夏宴算是贵族圈的传统,由几家声势最大的望族轮番操办,二是须平候沈氏三代负责京畿守卫,其地位与皇权紧紧绑在了一起,京城的世家乃至皇亲国戚,都得给三分薄面。

    徐芊芊三个月的补习不是白补的,结合对原著剧情的记忆,她将胤朝的局势大致有了个脑内的关系网络图。

    除去由太尉与大将军分管一半虎符的天下兵马,西境镇西侯陆家,南境抚南伯楚家,北竟定北候顾家,以及百州千县的各级长官管理以外。地处胤朝东部沿海最为富饶地界的帝都玉京,如今是妥妥的世家政治。

    玉京的军事部署,分为南北两衡。

    北横十八卫,分为皇族李家掌管的龙武军,须平候沈家掌管的神武军,以及由皇帝本人直掌的羽林军,为“守宫军”,负责皇城守卫,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兵;

    南衡十二卫,护卫玉京安全与日常巡逻值守,为“守城军”,左右相各调三卫,护城统领调四卫,东宫太子两卫,但如今前朝右相被罢黜,朝中只有贺丞相,便统管了六卫,新帝登基尚无储君,东宫两卫便暂且充入了统领处。

    朝中文臣,贺丞相为首多为科举入仕,徐国公为首多为贵族荫庇,再有三省六部各自鼎立,内阁大学生太保太师等大儒文人之流,御史台一众胆子比官职大的谏官等等,势力关系错综复杂。

    徐芊芊也算是知道了原主为什么可以这样作天作地,致力于拆散男女主了。——最后还能苟到寿终正寝。

    出于智商限制,她没那个本事,却是有那个底气的。徐国公府祖上异姓封王,世代风光,长立不衰。当朝,徐国公徐晋官任太傅,徐家长子任吏部侍郎,二子监察御史,三子翰林大学士,四子任随州刺史,地处兵家要道,可谓是满门显赫,并且握有实权。

    徐芊芊过世的母亲是先帝的侄女和朔郡主,本人也是被先帝亲封千户食邑,正儿八经拥有封地和亲兵规格的高乐县主。

    对此,在现代家境平平无奇的徐芊芊对高乐县主这个败家子痛心疾首,算是亲眼见证了什么叫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为什么脑子卡壳偏要热衷与给天命之女使绊子呢?每天沉迷于金钱地位的快乐,再养几个肤白貌美的面首,它不香吗?

    香。当然香。所以她现在用尽全力地在苟。

    贵族子弟的聚会自然是奢侈无比,围猎前的例行宴会设在半山腰的观秋山庄里。

    宴席临水而设,潺潺的溪流旁以白玉石围成低低的长栏,防止贵人跌入水中,却又恰好不会遮住景观,妨碍流水作诗。每个半人间距,便置一座,桌上瓜果珍馐,清茶美酒,无不是以金玉为器而盛。

    山庄在修建之初便是特意挑选的这个地段,溪水极尽曲折,四面横走,以致临溪而设的席位虽不规则,却在一方相对集中的天地里容纳了所有人。中间有一圆形的大石桥,上面平平整整,罩有纱幔,是作舞台之用,上面正有乐人在弹奏着乐曲助兴。.

    徐芊芊自认自己在现代社会是个算得上社会精英的高知识分子,但是此时却不太能欣赏得来这种古人的快乐。聚会这么大个场子,不蹦迪真的可惜了。

    听小曲,能嗨个屁。

    那么美的姐姐们就该在上面走个维密秀,那才叫气氛。

    她也想体验一把王思聪和萧亚轩的快乐。

    出席宴会的人很多,除开那些仆人装扮的人,单看那些锦衣玉袍的公子哥和小姐们,也有上百号人。

    高朋满座,济济一堂。这是徐芊芊看到这群把“爷有钱”挂在脸上秀在衣服上摇在扇子上的人们,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二个形容词。但当她看见张袁两家小姐在朝她热烈招手的时候,徐芊芊在反思自己高考是怎么考过语文这一科的。

    这叫蛇鼠一窝,群魔乱舞。

    在流月和流莺的加油打气与跟随下,徐芊芊最终坐了过去,脸上挂着最近修炼出来的病恹恹的笑容,看上去又美又娇弱的。

    张袁两家的小姐也是习惯了自家小姐妹落水之后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了,张家小姐很亲热地给徐芊芊垫了个准备好的软垫,袁家小姐塞过来了一本新出的话本,俩人还是磕着瓜子,这次是焦糖味儿的。

    徐芊芊偷偷看了看这俩玉京也算小有名气的贵家美人,张家小姐闺名张伊伊,家里是三代皇商,富得流油;袁家小姐闺名袁清霜,太医院掌院医正的女儿。

    徐芊芊很纳闷,这一官一商一医的,随便搁哪本小说里都该是个顶级配置,怎么着也得混个“xxx三角”的称号,怎么到了原主这里就成了集体炮灰,送人头买一送二了?

    “芊芊,新出的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