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现在就开始你做说的陶”长时间的等待也让首领有些心急,如今找到了最重要的土,他也想看看陶是什么东西。
首领按耐住心里的兴奋。脸上平静的指挥族人把这些泥挖走。
做陶器温度得800~1100摄氏度左右,而进一步的瓷器温度一般约1200摄氏度到更高才行。现在这种露天土窑只能做陶,要想用上瓷碗估计得明年把房子建起。
说干就干,在土窑旁边有两个帐篷,是前不久一位搭帐篷老人做的,很结实,比他们住的帐篷好太多了。
这次李悦准备教几个女人和小孩,这几个都是平时观察下来做事比较细心的人。
而白和勇也想跟着学,李悦觉得白性格要和一些应该行,至于勇可能还差点耐心。
“你们先把泥胚摔一下……”
李悦先试做了小碗和陶锅,还有偏大的陶罐,和两个装水的大缸,才这么些东西就把两个帐篷寄的满满的。
“看来得做架子。”李悦转身去找平时为部落做木匠类的人。
打听到是一个勇士,不过这个勇士出去狩猎了得3天后才回来。没办法,李悦等不到三天,自己和一些平时捡木材的女人去山周围找材料。
“行草姐,你们管这也叫树?”李悦看着面前的一大片竹林,目瞪口呆。
“是啊,怎么了?”行草和另外2个妇女都看着李悦。
“那你吃过这个没?”李悦扶着一颗和他差不多高的嫩竹。
“哈哈,树你傻掉了,这么硬怎么吃”行草旁边的女人说罢还踢了一脚竹子。
行草和女人都觉得李悦怕是想吃的有些魔怔了,这东西砍都砍不动,根本不可能。
李悦扶额。拿出背篓里的石刀,从嫩竹的中间断砍掉,三两下拨开,递给行草。
“你现在掐试试”
行草3人接过来狐疑的一把掐上去,出乎意料的是很轻易的就掐了进去,明显很脆嫩,石刀一削就断了。
“咦,这个怎么这么嫩”刚才踢了一脚的女人惊呼。明明他们之前砍都砍不动。
“啧,就是不太好吃”另一个大姐一口吐掉竹子。
“这个生吃是不好吃的,但是它可以水煮,煎,炒炖,晒干后一样可以储存很久,现在长这么高了,能吃的也不过上中间以上那一段,如果再不采过一两天就都会老了,那样就全不能吃了”李悦科普着。
“而且你们看到竹叶堆里的那些矮竹笋没,那些一整个都能吃”
这种竹子叫菜笋,肉质肥,即使长到1米多,它里面很大一节都是嫩的,刚刚出土的整个都是嫩的,用来食用很美味。是南方长见的竹类之一。
“天拉!那这么多,冬天我们岂不是不缺吃了”
“你怎么知道的!”另一个带着惊喜和疑惑的问道。
李悦沉默不语,这确实不怎么好说,但是说一个谎要用更多谎来圆,不到必要的时候,李悦都不愿意说谎。
“别问了,我相信他”行草出声道“总之现在这里怎么多,我们得多采集回去”
“是啊!是啊!我得回去叫人,”说罢那位大姐匆匆往回跑。
行草看着正在砍竹笋的李悦满心欢喜,随即恢复正常。招呼着其他妇女弄竹笋。
“现在要麻烦姐姐们帮砍一下竹子”李悦原本目的是来砍木架的材料的,既然现在有竹子就不用木头了,这些竹子加工也比木头简单太多。
就是这个菜竹的韧性和保管时间比较差,但是用于急用还是绰绰有余,等下再问问行草姐,如果能找到楠竹最好。
在这个工具简单的时代,能从简就简。
在女人们忙碌的切竹笋,晒竹干的同时,李悦烧制的第一批陶器出窑了。
面对一地略微光滑的碗碗罐罐,看热闹的族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往罐子里倒水进去也没见滴水出来就让族人感觉很神奇,首领觉得稳了!
当把罐子放在火堆上烧水时又把族人们惊的大呼小叫。首领暗自点头。
“天!水那么快就开了!”
“泥巴居然没有化”
“没有漏水!”
“这东西好”
石力拿起两个碗,两个碗摸上去比较光滑,颜色比做的时候要亮一些,虽然拿在手里轻巧。但是相互碰了碰也没见损坏,真的比石碗好太多了,最重要的是这东西比容易做,一次就可以烧出这么多。
“族人们,再去搬些泥巴,在入冬前,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这样的碗!”石力高举手里的碗。
“树,接下来就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首领!”面对陶器的成功。李悦的做陶的弟子们都信心满满,把原来对陶的不确信和担忧都不消散不在。
仅仅在几天内,做陶器的族人就像打鸡血一样,做了几百个碗还有不少陶器,尤其是白,在李悦的提点下还做出了茶壶。盘子,小汤勺难度高的陶艺。
看他们加班做陶罐,他们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