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一十一章 爱有双魔力(为宗师包二丫打赏+)(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就要和陆畔分开了。

    陆畔被留在皇上身边说话。

    茯苓需要单独去。

    在茯苓郑重给先皇后上香,跪在画像前念着:臣妾感恩皇后娘娘,臣妾虽没见过您,但是臣妾身边最得力的两位嬷嬷是您栽培的。

    嘚不嘚,嘚不嘚,那张小嘴细声慢语说出的话,没有套词,让旁听者怎么听来都是虔诚的,是发自肺腑的。

    尤其煜亲王妃还在佛香燃起来时,像模像样脱稿念了一段佛经。

    是很拗口,一般人很少去注意去背的其中一段。

    其实是宋茯苓糊弄人学的,她听奶说,陆畔的祖母念佛,就有留心做些功课。所以要是有人说她轻松做上了王妃,空手套到陆畔那个大白狼,她绝对是不承认的。

    瞧瞧,这抖机灵翻书当玩似的学来的本事,此时就用上了,给先皇后身边的老嬷嬷感动到。

    李德才站在一边,眼神也闪了闪。

    回头要将这一幕说给皇上听。

    老嬷嬷一感动,在这宫里常年见不到“真人”,就私下给曾嬷嬷两瓶秘药。

    咱都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秘方。

    要是依茯苓说,如若那秘药能减缓疼痛能更顺滑,这她需要。但要是万一里面有紧缩之类的功效,那算了吧,陆畔大,太大,真没必要。

    梁贵妃听说皇上让煜亲王妃去拜见先皇后,气的直拧帕子。

    气呗,有能耐怨皇上。

    宋茯苓一点儿没负担没多事的拜见完先皇后就走,没有在后宫多停留。

    压根儿没有考虑过要不要主动递牌子去看贵妃娘娘,去见见那些娘娘。

    没命令她做的事,她就不做。

    类似于这种或左或右,处事要处处周到的烦恼,宋茯苓也很少有。

    一,她不想做事事求完美的人。她认为这世间就没有能讨好所有人的人。还给自己累够呛。

    二,皇子们还小,就算不小又如何,想顺利登基被扶持,将来谁讨好谁还不一定呢。

    曾嬷嬷从旁就又发现了她家小姐的另一面,正在心里感慨又马上摇头,唉,她一定是错觉,还没长大。

    因为你听听,“陆珉瑞,你不要总是勾引我说话,请注意宫中礼仪。”

    陆畔在前面走,好心小小声给茯苓介绍这是宫里哪,那是哪处,茯苓在后面不乐意了。

    她不说话是很难的,为保持仪态嘴角只翘到标准程度很难的。不要勾引她。

    国公府。

    老夫人望着跪在面前的孙媳,此时心里最满意的是茯苓的脸色,可见这身板真好,一点儿没有打蔫。

    宋茯苓给祖父祖母磕头,羞赧的眼睫毛闪了一下拿出两双鞋垫,垂在两侧的手指也羞涩的动了动。

    老夫人看她那小模样就不忍心多说,垫不了就垫不了,留着做纪念,反正别人也见不到。她有小包,那个好,能拿出去。

    老夫人此时不知道,宋茯苓手里藏一项带,茯苓打算这次有鞋垫,项带留着过年送。

    而陆丞相也不觉得女红差有什么。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别的姑娘家在学习女红时,他孙媳不是要看书。

    这有文化的家庭,认为多看书比什么都好。

    “母亲,这是儿媳做的。”

    陆夫人是注意力压根不在女红差的事上。

    如若宋家瞒着女儿像女红差这些事情,或许陆夫人此时会皱眉,会挑剔找机会说茯苓。

    可这事,钱佩英多次在陆夫人面前埋怨自己,说没动荡前,怨她,没有狠下心教习女儿女红。只让女儿识字识乐谱。

    动荡后,家里那个情况,没有手艺好的人,她的手心还有一道大疤,自己至此都不能做出不错的绣品。所以别看她的女儿能送给亲家母一盒子花香薰,送出小包什么的,好似很厉害,真让绣起来,不成。

    反正一句话总结,不成也是怨她这个做母亲的,请求亲家母多包容,勿怪。

    陆夫人的注意力是放在儿子和儿媳本身上,在说话间细品这俩孩子新婚夜好不好,感情是不是更好了。

    要不说呢,就不能住王府,还是住回来好。

    ……

    宋茯苓来国公府的第一个上午,府中所有人少了许多迎新婚夫妇的喜庆。

    老夫人待茯苓都没有上次议亲时那么话多。

    因为,要拜见陆畔的父亲。

    依照习俗礼仪,新婚夫妇要走几步一拜,全套下来拜父亲要磕九个头。

    这回宋茯苓一点儿没抖机灵,认认真真几步一拜,实心实意的磕头。

    “跪。”

    “再跪。”

    “三跪……”

    今日,陆畔自成亲前准备到现在,这一刻是最想念父亲的,他成亲了,最该在场的父亲没见到,他有许多话想在上香时念叨。告诉父亲成亲盛况,告诉父亲他是怎么迎亲的,是怎么将妻子带回陆家。

    可是,宋茯苓那真是实实惠惠不含糊的跪拜,有时候没控制好力度,他在旁边都听见了磕头的响动声。

    使得陆畔分心了,少了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