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花嘴安在布袋子其中一角上,把混合好的面浆子倒进布袋子里,捏着布袋后端用力一挤。
一坨翔状的粗粮饼干就大功告成。
烤好以后脆脆的,入口咀嚼时更是满口松子香味儿。
越嚼就越香!
一斤混合粉可以出一斤半饼干。
四角钱一斤批发给季林叔,季林叔转手可以买到四角五分,甚至是五角。
供销社里的散装饼干都是四角钱一斤还要一张糕点票。
季林叔第一次就只是要了五斤。
后来每天会要上十斤八斤不等。
另外就是葱香烧饼。
一半玉米淀粉,半斤面粉斤,半斤大麦粉,少量食用油。
二两一个。
两斤面的投钱大概是标准面粉一角八分一斤。
玉米面一角四分,半斤七分钱。
大麦一角钱一斤,半斤五分钱。
加起来三角钱。
一个二两重的烧饼成本大概要六分钱,加两分钱的人工费,批发价为八分。
季林叔拿去县城里倒手给别人,出货价九分钱一个。
顾客买到手的时候一角钱一个。
每天卢舞怡能出炉两百个烧饼。
十斤左右的粗粮饼干。
一天能进账五块钱!
要不是卢舞怡一直压着,林妙妙都还想要自己也搞个烤炉了!
为了哄住林妙妙,卢舞怡让她拿出来十几斤地瓜,给她烤了十斤的软地瓜干。
又甜又软,糯糯的。
林妙妙又还自己出面粉,出白糖,出奶粉(其实是她哥给她寄的麦乳精)。
卢舞怡又给她烤了十斤的牛奶饼干,坚果桃酥,都装在铁皮饼干盒子里慢慢吃。
卢舞怡抽空又还用饸饹床,给林妙妙压出来了很多杂粮面条。
豆面加面粉加莜麦面加玉米面,略微再加碱加盐,面就不易碎了!
这样子也就也不用每次想吃面条的时候,都还要现和面。
这个办法不错,省时又省事。
话说村里哪家都有这些杂粮,田木匠做的饸饹床子销路也不错。
他卖得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