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不够,根本就拿不到行李,也只能点了点头。
同时把搪瓷水缸里的水两口就喝掉后塞进旅行包里。
之所以不怎么开口说话,其实原主因为是出生在沪市土著民,说着一口软浓嗲嗲的沪市普通话。
而伍怡本尊在没穿越前却是地道的渝市人,一口铿锵有力渝市口音。
关于原主的记忆,伍怡几乎半点儿都没有。
而卢家的一些事也都是简单的从李妈跟黄女士对话里拼凑得来的。
所以想要让伍怡在同样也是土著民的周朝阳跟前开口说话,想蒙混过关根本没可能!
搞不好还可能会被怀疑。
好在现在全国都提倡说普通话,伍怡故意用普通话里夹杂着几个方言音,勉强可以应付过去!
前世伍怡同寝的一个室友是沪城人,大致上的沪城话能听得懂却说不来。
等到了地方,过一段时间跟当地人混熟后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应该就没人会怀疑到什么!
但愿,不要跟周朝阳分配到同一个地方。
伍怡若是这般的想着。
周朝阳其实也没怎么在意这个小老乡,为何一路上都不怎么开口说话。
毕竟临出门前他姆妈可是再三嘱咐过,出门在外一定要少说话多做事,记住沉默是金!
他一个男孩子尚且如此,人家一个小姑娘当然更应该警惕。
没毛病!
半个小时后,拖着大包小包的知青们已经鱼贯离开座位,排队守候在火车车厢连接处的入口门廊踏板前。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火车缓慢减速。
沿途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不少停靠在站内的火车空车厢,以及正在靠站加水加煤的客运火车。
最后才缓缓停靠在灯火通明的站台旁边。
列车员用钥匙开了门后又抬起踏板搭到水泥台面上,第一个下车站在门口处。
而在站台上则早早就有等候着的知青到达的知青办负责人。
其中有工作人员拿着一张电报名单,开始点名。
实则是清点实际抵达的人数!
然后招呼让他们这二十几个分组站成两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