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思辰望着陆教授安详接受命运的神情,低声道:“‘自我’也不能摆脱这种力量吗?”
“恰恰是‘自我’和‘理智’才无法摆脱如此清晰的认知,‘疯子’和‘莽夫’反倒不在意命运的安排。因为‘疯子’听不到‘定数’的声音,‘莽夫’力量强大到可以主掌命运。”秦宙意有所指地说。
穆思辰瞬间理解祂的意思,“疯子”指的是沈霁月,“莽夫”是深海。
沈霁月……
“沈霁月让我主动询问陆教授关于跨界大桥的事情,让我主动接触‘定数’。但我对祂心存怀疑,没有主动询问陆教授,而是陆教授看到我后,自己想起这件事的。”穆思辰道。
如果穆思辰真的主动向陆教授提起这件事,陆教授的死亡就等于是因穆思辰而起,是穆思辰害死了陆教授。
一旦他按照沈霁月的建议去做了,愧疚和悔恨的种子就会在心中扎根,这种负面情感,会让沈霁月更容易操纵穆思辰的精神。
好可怕的月亮。
“但是,这么做的结果是我会看到‘定数’留下的话,我可能会渐渐被‘定数’侵蚀。沈霁月的做法相当于帮助了‘定数’。沈霁月和‘定数’不是敌对的吗?祂们终将一战,为什么沈霁月这个时候会帮助‘定数’?”穆思辰问道。
“祂不是帮助‘定数’,也不是帮你,而是为祂自己做谋划。”秦宙点到即止。
穆思辰懂了。
这件事的本质是,不管他是否向陆教授提起跨界大桥事件,结局都是注定的,因为这是“定数”提前安排好的。
只要陆教授还保有对职业的基本道德心,一直想要追求真相,他就一定会想起这两件事,也一定会落入“定数”的陷阱。
这种情况下,越是加强陆教授的“自我”之力,越是会促进他追求真相,所以在这件事上,“定数”可以说是“自我”的克星。
既然结局已经注定,沈霁月也不能改变,祂能做的只有从中获取利益。
祂只要将这件事从“陆教授自己想起来的”,变成“穆思辰提醒陆教授想起来的”,穆思辰就会不可避免地落入陷阱,逐渐被沈霁月污染。
“定数”决定了事件的结局,沈霁月却能从事件的过程中,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