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外依次进来了一个庄稼汉打扮的瘦子,一个行商打扮的年轻人,和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和尚。这和尚身材魁梧,手脚修长,皮肤泛着蜡黄,恍若一尊铜人。看来是个外家功夫的绝。
“去一下也好,”彭和尚若有所思地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帮得上忙,我这几个徒弟,仍凭差遣。”
老张忽然问:“杨先生,田掌门的下落,你有没有线索?”
周问鹤泄气地摇摇头:“一点头绪都没有。”
席上的气氛变得有点冷,彭和尚忽然说了一句:“其实,我也派手下做了些调查。”说着他夹起一块肉扔进嘴里,“确实有些古怪啊。”
彭和尚的耳目,消息究竟有多灵通,没有人说得清,在猫三和众弟子眼中,他的情报收集能力几乎已经接近一个神话。餐桌上所有的人都静了下来,一双双眼睛紧盯了这个黄脸的僧人。
彭和尚放下筷子,慢条斯理地娓娓道来,他的声音爽朗之中蕴含一股力量,像是有一种魔法,让人本能地想要去相信他所说的话:“洞庭湖上起雾,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事实上,至元元年就曾经发生过这种事——我说的是今上的至元元年。那一年,洞庭附近闹棒胡,有贼人抬着黄铜的弥勒佛沿着洞庭湖岸巡游,接受愚民供奉。后来棒胡伏诛,庆公带兵在洞庭湖上拉起铁链,围捕漏网的贼寇,贼人在逃跑时将弥勒佛像扔进湖中,之后庆公派人多方打捞,也未曾寻获。据说那尊弥勒非常邪门,能口吐人言,声若洪钟。弥勒像落水之后,洞庭忽然起了一个月大雾,那些在湖上拉铁链的官兵,连同已经拉好的铁链,全都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