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伐利亚玫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9、俾斯麦的烦恼(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联邦,神圣同盟实际上已经荡然无存了。

    奥地利腹背受敌,内忧外患,简直是一个再糟糕不过的年代。

    

    上意大利战场,鏖战未停。

    加里波第所率领的志愿军与政府军的联合部队,已经同法国的一支支援部队会合。得到了医药和食物的补充之后,加里波第重新燃起信心。

    法军的这支部队算是被亚历克斯打散了,一个军不知何故分成2批分头冲出包围圈,加里波第遇见的这一部分有1个成建制的旅和零散的几个连。法军的旅长将这些散兵与意大利士兵混编起来,由加里波第指挥这个混编旅。这样,这又是一支有1万2千人的部队了。

    法国军队的装备比撒丁军队的要精良些,只是经过突围和几次小摩擦之后,也面临补给不能的状态。每个士兵都在小心计算子弹的使用量,法国人不希望死在异国的土地上,意大利人则不希望死的毫无价值。

    一股悲哀的情绪在这些士兵中间弥漫,加里波第忧郁的说:“这样不行,不等我们遇见主力部队,就很可能因为这种沮丧的情绪完全失去战斗力。”

    法军军官更为忧郁:“我现在想的是,怎么把我的士兵们安全的带回法国。”

    “怎么?您的意思,是想撤回法国境内?”

    “阁下,我敬重您是一位勇敢的将领,能够同您一起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可是毕竟意大利的战争与法国无关。我并不是什么清高的人,我也想立下赫赫战功,继续升职,一直做到帝国元帅,可是,首先我要活下去。”贵族出生的法军军官也灰心丧气。

    “我不同意您的观点。”加里波第冷酷的道:“如果抱着这样的消极的想法,是没办法面对我们的敌人——尽管我同意您的说法,意大利的战争与法兰西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既然现在您和您的士兵站在了意大利的土地上,就必须考虑到,一支没有斗志的部队,是无法赢得战斗的!”

    “将军!”法国军官用力拍着加里波第的肩:“现在我知道您为什么战无不胜了!”

    以“你们都是帝国最勇敢的士兵”为基调,辅以“只有胜利才能让我们返回家乡”,点出“必须勇猛战斗才能取得胜利”,最后以“法兰西将因你们感到骄傲”收尾,法国贵族军官做了一次具有煽动性的演讲。加里波第则作为活生生的范例,鼓励士兵们:奥地利军队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军队,就连加里波第的非职业军队都消灭不了。

    1万2千人的部队终于摆脱了消极灰暗的哀伤心态。紧接着,他们遭遇到了一次具有极大破坏力的战役。

    亚历克斯带领的8万人散布在切雷斯-皮内罗洛一带,缓慢的压制着法国军队。法国的军事委员会在接到第一批增援部队受到运输线毁坏的问题的时候,就下令停止第二批部队的行动,工兵与铁路公司紧急修复损坏的铁轨——然后被巴伐利亚雇佣兵打退。法军前去围剿,巴伐利亚人却一哄而散,无迹可寻。

    这就给了奥地利军队以宝贵的时间,迅速打散了撒丁政府军;攻克了都灵之后,法国方面再也不提继续派兵增援撒丁,只是想办法把陷落在皮埃蒙特的本国军队弄出来。

    此时法国军队已经按照早先的作战计划,派遣了10万人前往上意大利。

    法国国内掀起了强烈的反战风潮,自由派指责拿破仑三世好大喜功,派遣十万士兵参加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几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的伤亡数字已经带给法兰西人无穷的痛苦,现在可以预见的是,在上意大利又将有无数英勇的法兰西子弟白白牺牲,云云。拿破仑三世因此更加变得喜怒无常起来。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反对声音。他的叔叔拿破仑一世时期,法国死了更多的士兵,却没有遭到更多的反对——胜利是每个人都希望看见的,在胜利女神的光芒之下,死亡和流血都被忽视了。

    已经逃到摩纳哥的撒丁国王,恳求法国皇帝能够派遣更多的军队,将奥地利人赶出都灵。

    在爱丽舍宫的记录上,路易·拿破仑从来没有收到过这封信。

    

    亚历克斯·冯·瑞恩子爵,更擅长训练士兵、制定作战计划,但是带兵打仗,也是能够胜任的。在他没有对伊丽莎白皇后说明的经历中,他曾经有着在普鲁士参谋总部任职的经验,受毛奇的影响很大。而毛奇,则对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推崇不已。亚历克斯沿袭了毛奇对参谋本部的一些想法,再加上伊丽莎白皇后的指点,一个崭新的参谋制度在奥地利军事体系中渐渐成型了。

    他不是第一次领兵参加战斗,但是这绝对是他第一次指挥这么多人数的军队,很是忐忑。奥地利军队在分兵之后出现了一些意料之中的问题,同亚历克斯的作战计划和后勤系统无关,有一些将领糊涂的不服从他的调动和指挥。未满30岁的指挥官确实很难令人信服,尤其这位子爵不是奥地利人,爵位也不是很高。

    这使得初期的堵截法军的行动收效低下。直到吉莱将军赶到,亲自弹压,这种情况才不再发生。吉莱将军也许是一个有点畏缩的人,但是面对我方形势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