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龙图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新岁第一次廷议(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官吏俸禄上的标准,调试的比较高,一个六品官吏,养一大家子的人,只要不太浪费,都没问题。

    七八九品以下,会勉强一些,但是在福利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保障了,包括医疗,粮食分配等等,都有优势。

    当官,不仅仅在地位上高人一筹,在收入方面,牧景也会刻意的提升一些。

    这样以来,都察院的存在就变得合情合理的,该给你么的都给了,到时候都察院查出来什么来了,那就不需要手下留情了。

    如果说,当官,连一家老小温饱都撑不住,那么这官能有多么的两袖清风,那也是假的。

    牧景从来没想过,靠着一腔热血,就能让人为自己的死心塌地。

    但是他也是有底线了,该给你的我会给你,不该你们伸手拿的,谁敢伸手,就必然剁掉他。

    都察院成立以来,可是做的不少案子,当初把刘劲搞掉了,算是一战成名,那些官吏面对都察院,都有一些战战兢兢。

    “臣,赞同陛下的做法!”

    都察院左都御史蒯良微微一笑,道:“朝廷俸禄,乃是制度,若朝廷财政紧张,官吏们能理解,但是若是减俸,岂不是等于苛刻,如何能让百官信任!”

    任何地方都不会和和气气,在这昭明阁也是一样的。

    有人赞同,就有人反夺。

    政事堂开始反驳,然后都察院开始据理力争,最后两边吵了一大阵子,压下了整个方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最后真正的落成谁的方案,这个再说,未必会一锤子定局。

    这是常规了。

    牧景也不希望看到一团和气的昭明阁,这说明他们一条心了,自己又怎么能控制局面。

    有人说帝王术那都是庸人用,但事实上帝王术的存在是非常有作用的,权力是急需要平衡了,任何一方独大,都会形成巨大的隐患,没有监督和制衡,权力是容易失控的。

    当然,如何把持这个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枢密院已经做出了兵力调整,而且枢密院提出了一份提前作战的计划书没希望昭明阁能通过,然后我们迅速的做出一些调整,应对即将下来的大战!”黄忠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前线回来了。

    寒冬腊月的,前线这时候其实也没有太多的事情,魏军按兵不动,并没有调兵南下的迹象,江东吴军收缩起来了,燕军也在收拾并州北部的河北的北部。

    所以这段时间,还是是一个太平的时间段。

    黄忠也不必要在汝州的前线镇压四方了,他可以适当的回来执掌大局,准备即将下来的一场大战。

    “传阅一下!”

    枢密院提上来的计划书,也通传了四方,不管是政务军务,在昭明阁上,就是朝廷大事情,需要百官探讨的。

    “陛下!”

    秦颂先开口,他看着计划书,说道:“主动出击,是不是不太好,毕竟朝廷始终还是需要声誉了,陛下三年不战之承诺,还需要维持下去,不然容易被人指责!”

    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人。

    但是他对朝廷的声誉非常看紧,不允许任何人毁掉朝廷的声誉,因为他认为,朝廷的声誉就是朝廷的诚信。

    “臣也认为,枢密院这时候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主动出击之方略,不可随意用!”蔡邕想了想,也应声说道。

    “臣附议!”

    蒯良平静的说道。

    “臣附议!”

    刘劲也点点头。

    “臣不晓军务,对军机之事,略有不同,臣对枢密院之方案,不与评价!”鲍苏想了想,微笑的说道。

    他不是很喜欢打仗,甚至有些偏激的厌恶打仗,但是也不拖后腿,除非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然对这种事情,不愿意的给太多意见。

    牧景沉思了一下。

    枢密院的想法,他是知道了,他也在犹豫之中,明军战斗力还没有恢复到巅峰,最少还需要一些时间。

    主动出击,一直都是明军的战略方针,这也是牧景的风格带出来的,他就不是一个喜欢挨打的人。

    早晚要开战了,为什么不先开战。

    “枢密院之心思,朕略有了解,不过此时并非时候,还需要看一看时势,暂时来说,按兵不动,依旧维持原计划,构造一条无坚不摧的防线为主!”

    牧景斟酌了一番,便有了主意。

    黄忠戏志才对视一眼,最后无奈的点点头,不再争取下去了,他们其实也只是试探一下了,如今的反应,倒是让他们有些摸准了朝臣的脉络。

    接下来是都察院在今岁的一些计划,他们做出了一份对今岁官吏的调查表,甚至对地方建立都察院的计划。

    太武三年的第一次昭明阁廷议,维持了两个多时辰才结束,从上午一直到下午,大家肚子都饿的扁扁的。

    牧景回到九层楼,找了一些点心,填饱了肚子,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谭宗求见。

    “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