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龙图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丁原的舍生取义 下(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涨红。

    “文远,你说,然后呢?”丁原转头,看着张辽,再问。

    “然后……”张辽低下头,喃喃的道:“我们并州军会成为通传天下的朝廷叛军,朝廷声讨之下,必有勤王之师追杀,届时即使逃回并州,亦难有安生之日,而且……天下会乱!”

    这才是丁原宁可死,不愿走的最重要原因。

    “哼!”

    吕布咬着牙,自信的道:“只要返回并州,某必可保义父太平,并州儿郎,可战万军!”

    “奉先,为父之你勇武不可挡,可你知道吗,若是逃了,为父这一生的清名就毁在你手中了,自此之后,为父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遗臭万年在历史之上,列祖列宗引为羞耻,祖庙不得立!”

    丁原斜睨他一眼,眸光复杂,多少带着一点点恨铁不成钢的眼神。

    吕布之勇,堪比霸王,有万夫莫敌之猛,可终究少一份担当,少一份眼光,日后……恐怕波折难免,能否成熟起来,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自己求的是什么,他看不清楚,但是张辽看的清楚。

    相对生死。

    他更在意名声,生前身后名,青史有记载,他决不能因一己之私,得万世骂名。

    “可是义父留在雒阳,乃是死路一条!”吕布双眸赤红。

    “司马公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何为泰山,何为鸿毛,汉室之重,就重于泰山,吾之生命,轻于鸿毛,吾可为汉室,奉献一切!”

    丁原神色平静,生死早已经在他南下的时候,已经置之度外,此战既已败,他愿意承担一切,而不是让朝廷来担当,他为汉臣,就得为汉室而忠,这个忠字,他必须背负起。

    这是他的大义。

    他可以舍生取义。

    从他夕阳亭的战败开始,他就已经有了这个心里准备,所以即使逃回来了,他也没有太过于高兴,老天爷终究负了他,负了他的忠义之心,不能平雒阳之乱,实为遗憾。

    “义父!”

    “府君!”

    吕布张辽张杨三人跪膝而下,神色悲愤。

    “此事吾心已决!”丁原挥挥手,道:“汝等不用多言!”

    “义父,辽有一策!”

    张辽跪膝上前,抹去眼角之泪:“吾等战败于牧山之手,牧山不依不饶,无非就是就是显露他的强硬,要一个台阶而已,要我并州军的一条性命,辽可认出兵奇袭之责任,可保义父之命……”

    他还没有说完,丁原就打断了他:“文远,你虽聪慧,可不是所有人都愚笨,你能想到了,王子师早已想到,他与为父乃是之交,他何尝不想如此,保为父一命,稳并州军心,可为父不行,吾丁原,一生光明磊落,岂能让尔等为吾而顶罪,出兵是吾的决定,汉室安稳是我的执着,吾自当一力承受!”

    言毕,他挥挥手,道:“吾已说了,此事不可再议论!”

    三人跪膝,沉默不语。

    “稚叔!”

    “在!”

    “你回上党吧!”丁原仿佛在交代后事,道:“京中皆为虎狼,你若是留下,唯恐性命堪忧,上党你为太守,可保性命!”

    “府君?”

    “去吧!”丁原道:“吾已护不了你了,武猛营仅存六千士兵,你带走一半,回到上党,亦可保命,日后若有机缘,或还有名扬天下之日!”

    “属下遵命!”

    张杨含泪而应,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起身离去。

    厢房之中,丁原面前,就剩下吕布张辽,两大义子。

    “奉先,文远!”

    “在!”

    “自并州起兵,南下而来,吾并不在意生死,只是忧这数百年汉室的未来!”

    丁原眸光幽幽,沉声的道:“吾败,吾死,吾认命,可吾不甘心,不甘心看不到天下安稳,看不到汉室未来,所以吾需要尔为吾做一事!”

    “请义父吩咐!”

    两人双手拱起,放在额头,行礼叩首而下,毕恭毕敬的道,声音之中还带着一丝丝的哽咽。

    “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吾要是去了,那么并州军也是不可能立足京城之上,必会被分崩瓦裂,这京城之上,唯二人拥兵,一乃是牧山,二乃是董卓!”

    丁原分析当前局势:“可我不相信他们,无论是牧山,还是董卓,我都不相信他们能为汉室忠臣,所以我要你们带着我的头颅,挟并州之军,降与他们,盯着他们,若他们能为汉室振兴,为天下安定,汝等可效忠,可若是他们乱我汉室,图谋天下,汝等必杀之后快!”

    “义父,吾为人子,怎可如此?”

    两人闻言,很是惊慌。

    “吾这一点的执念,难道你们都不愿意为吾完成吗?”丁原道。

    吕布张辽闻言,已经是泪流满面。

    终究拗不过丁原,两人跪膝叩首之后,含着泪应了下来:“义父吩咐,粉身碎骨,必完成!”

    “很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