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人很喜欢吃米粉。什么切粉,圆粉,细米粉,搭配不同的浇头,就是不同口味的粉。
吴薇点了三拼粉,浇头是烧鸭、卤牛肉和锅烧。一些菜和料自己加,主要是酸豆角,酸笋,雪菜,葱花,香菜,蒜蓉,辣椒等。5块钱,吃得不要太爽。
两人不在店里吃,都走到店外搭建的棚子,吹着凉风,慢慢吃。两人商量等会买点炒螺,烤串和啤酒,去老莫那看录像。九十年代后,慢慢普及的录像机,老百姓也可以看。但是还是贵,莫有山家里的,是之前认识的一个家里有矿的干警高升调走了,几乎白送给他的,说是几乎,要了点钱意思意思,老莫对外说花了钱买。
这时候有一些流传过来的港台片,那都是宝贝,一般小孩都不让摸的。小县城嘛,流行性差了点。
过几年,什么dvd机流行后,农场里的电影院也该退幕了。
这时,店里走来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后背还背了一个一两岁的小孩,手里提着一篮子菜。
小姑娘笑嘻嘻地朝老板娘喊话:“老板娘,你喊我家摘的菜,你看看够不够?不够我再去地里摘!”
“够了,今天晚上多是吃粉,吃炒菜少哩!怎么今晚你送菜?你妈妈又去捡花生了?”老板娘让小姑娘放到门口,自己去厨房把菜拿出来,把空篮子还给小姑娘。
“是哩,多捡捡今年吃的油就够了。”
“你奶奶个偏心的,也不给你家带弟弟,晚上吃了吗?”
“吃了的。我奶不给带我就自己带呗。自己的弟弟自己疼。那老板娘,我先回,我明早再给你摘一筐菜过来。”
“好,直接送过来。”
等小姑娘走远了,吴薇跟老板娘打听打听:“老板娘,这个小姑娘是哪的?还上学吗?”
“上,成绩好着呢!年年第一名!就可惜家里不得劲。家是对面种子公司的,那个公司都好几年发不出工资了。”
“哦?”
“没工资一家人不能一直等着,她爸爸去打工摔了腿,老板就只给2千块钱,说操作不规范,跟他没关系。一家子借了一万外债才治好。她妈妈白天打两份工,下班回来还去你们农场捡花生,捡稻子,春芽自己放学了在家种菜,夏苗带弟弟。她奶奶家哟,又不出钱又不出力,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