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了一口香烟,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哎,还是以前好,以前夏天汛期的时候,一下雨,池塘、河里的水都淹到家门口了。
路上、门口,都能看到鱼到处乱窜。
你大爷家知道吧,那时候穷,家里都是土地,连个门槛都没有,水都淹到他床头了。
他正睡午觉呢,一条青鱼蹦到了他床上。”
“还有,后边那塘子你知道吗?”
“嗯,我知道。”
崔小理家后边有个塘子,不过已经荒废多年了,浮萍草老厚了。
好像活水也不多,所以也没人清塘养鱼。
崔霖又说道:“那时候后面一排的人联合一块养鱼,不知道是缺氧还是怎么的,全都浮头了。”
“这么大的鱼啊,全都在池塘边上呼吸,用手摸都不带跑的。”
“结果那些鱼第二天就漂上来了,成片成片的死啊,夏天温度又高,捞上来也不能吃了。”
“也有人馋了,想去捞点还没死的,或者刚死还新鲜的鱼吃,后边的人不给。”
“然后,一连捞了一个星期,一塘子里的鱼死了个干净,塘子周围摆的全是死鱼,那叫一个臭啊,我现在还能想起来。”
说着说着,崔霖就跑题了。
关于村子里的这些旧事,崔小理听的倒是津津有味。
不过,这个事儿他好像记得。
因为那个嘴馋的人就是他。
“诶,又来鱼了。”崔霖突然中断了回忆,聚精会神的看向了自己的浮漂。
闻言,崔小理看了过去,依然还是只看到一团红红绿绿的光芒。
算了,看人家表演吧。
等了两下漂像,崔霖抬起鱼竿,鱼竿被拉弯了。
崔小理吃惊的说道:“又是大鱼?”
“不是,我鱼竿太瓤了,二两的鱼能钓出二斤的效果来。”崔霖解释道。
随后,短暂的僵持过后,就听“哗啦”一声,一条白花花的鱼被拉出了水面。
崔霖又一用力,将那条鱼拽了上来。
“是条大板鲫。”
崔小理一看,还真是,一条大鲫鱼,有三四两了,着实不小。
“小麦粒确实好用啊,不是钓到鲤鱼,就是钓大板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