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高看这些家伙了。”
许攸一顿,又即说道,“而而而……而最重要的一点,想必将军你还不知。罢了,我在这里一并告诉将军,也让将军你乐乐。虽然这表面上看起来袁公与公孙瓒在渤海久持不下,有焦头烂额的架势,其实啊公孙瓒这家伙只怕是要败了。”陈诺一笑:“哦,许大人你为何如此自信?”许攸好不得意,低声跟陈诺说道:“公孙瓒想要占领整个幽州,又要侵吞冀州,天下除了袁公看不得,还有一人将军当不会不知吧?想来公孙瓒久与袁公大战,此时也已经到了精疲力尽之时了,若这人再在他背后捅上一刀,你想这是个什么结果?”
“刘虞,刘太傅!”
公孙瓒与刘虞同在幽州,两人因理念不同经常是闹矛盾,恨不能生吞了对方。虽然这些年下来刘虞势力渐衰,根本不是公孙瓒的对手,然而,若是刘虞趁公孙瓒疲敝之际,在公孙瓒背后捅上一刀,的确可以加速整个战争的进程,扭转河北局面。陈诺不可能不了解这一点,只是他,内心却是不希望这种局面早日出现。
许攸见陈诺一口道破,便是嘿嘿一笑,向他点头:“袁公与公孙瓒久持局面,攸想在年前冬季之时应该会有个结果吧?咱们且拭目以待。想来攸说了这些,将军你也应该明白袁公他这时候插手青州之事,将袁显思送到青州,又让你来帮他掌控青州局面,实在是有他的良苦用心啊。当然,虽然说青州经历过多次动乱,多数地方也因此残破不堪,甚至有的城池连百姓也没有,可此处到底也不是一无是处。说来曹操曹孟德,你应该是知道的吧?这阿瞒啊,呵,阿瞒就是曹孟德那小子啦。你可别说,他能够起事靠的正是青州之乱呢。想来若非是青州之乱,让乱兵杀了前刺史刘岱,如何能够让他顺利接掌兖州兵马?再说当初被他收降的百万黄巾,居然最后被他整出来一支精锐人马来,号曰青州兵。得得得,这阿瞒可了不得啊,连我这老友都要艳羡他三分啊。哈哈,这事情说远了,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将军有这个魄力,想要在青州整出些动静也不是没有可能啊。哈哈,就以阿瞒一事来说,陈将军,这里面可是有番大作为的哟,只要将军努力把握,不怕没有油水可捞。哈哈,攸在此就先行恭贺督军大人高升,并祝督军大人此去一路顺风,旗开得胜!”
许攸的一番话虽然有说客的嫌疑,不过是让他进他们的圈套,但总归来说不是没有道理。青州之地虽然乱得不能再乱,可此地出精兵啊,若是能够好好搜刮搜刮,正如许攸说的那样不怕没有油水可捞。再说,当初是他答应要帮助袁谭治理青州的,却是话说出去,不可反悔。只是,陈诺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没想到袁绍这么等不及,这边人跟公孙瓒开战呢,那边就惦记上青州的土地了。其实要是让陈诺知道,袁绍之所以提前做出这个决定,却是被陈诺给逼的。
陈诺,他到偃师不久就斩杀了西凉张济三将,闹出了这么大动静,甚至风头都盖过了袁绍,这让他这个当老大的面子上如何过意得去?而恰时又有曹操击退青州黄巾,向他要州牧的奏章传来,这就更加让袁绍的压力倍增了。袁绍要对付公孙瓒,自然是不希望后面的兖州出乱子,也只能是无奈选择与曹操妥协,将兖州丢给了曹操。他治不得曹操,但对付陈诺却是不敢懈怠。他就害怕会冒出第二个曹操出来,要是让陈诺在河南站稳了脚跟,只怕将来不好掌控啊。也正因此,他急需找一个理由将陈诺调离偃师。而正是他跟心腹逢纪密谋无计时,恰时身在邺城的袁谭押运粮草过来,倒是一下子给了袁绍灵感火花,抓住了这个契机,于是将袁谭提拔为青州刺史的日程提前做了安排。而一旦袁谭上来,自然是急需找一个副手,也就顺理成章的将陈诺给扯了进来。
这前后事情一顺,陈诺倒像是注定要做这青州督军了。
便是陈诺,被许攸一说,心里也是一动,不免做了他想。他可比不得曹操有‘抗旨不遵’的理由,更没有曹操手中的资本,可以拿出来跟袁绍放在桌上谈判。而他,就算是坚守偃师不走,可最终又能怎样?最后除了引起袁绍对他更多的猜忌,转而断他粮草,跟他翻脸,还能有什么?而若没有了袁绍的接济,他手上万余人马如何养活?别说他现在占据了偃师,可偃师一带早被西凉人马祸害的不成样子了,没有个数年发展如何起来?这都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他当时与郭嘉在邺城画策时,就已经定下了‘先养望,缓称霸’的战略目标,既然已经定下了目标,如何能轻易更改?若是因为死守一个偃师,抗袁绍‘旨意’而不遵,从而跟袁绍决裂,分道扬镳,那么第一步的‘先养望’,别说养不成,只怕就要因此养死、养残了。
“先养望,缓称霸!”
陈诺在心里默默念着这句,念着念着,也突然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他不能辜负郭嘉,更不能致既定目标于不顾,凭借自己的一口义气而胡作非为。人家朱元璋再怎么有气性,他建立大明还不是一直坚守着一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才徐徐图谋成功的吗?想要称霸,除了不断的积累势力,则是有个既定的目标,一步步去完成。哪怕,这个目标的路上有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