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忙完了招商会,开局还算可以,夏宇长舒了口气。
下午就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了,基本上就是梳理签下的订单,同时通知后方做好合同和流程等的准备。
这才是展会的第二天,官方论坛那边还有不少行业研讨会,夏宇也拿了参展商的名头去会上听了听。
技术趋势、竞争态势、国内科技公司的发展空间、营销策略……这些东西夏宇都有去重新了解。从2004年的视角看,这些专家和企业家都是很有水平的,他也趁这机会了解了不少行业现状。
《21世纪经济观察》不愧是财经先锋报纸,第二天“小舢板对抗大油轮”的文章一出,顿时引起了各大网站的转载。
虽说侯飞在文章中并没有预设感情倾向,但通guo采访人的叙述还是将北极星k1的优秀音质抬得极高,爱国者p3播放器虽然是大众产品,但大部分用户还是相对精英或者潜在精英,购买前上网查询对比的比例应该不少于三分之一。然后还会形成线下口碑。”
“那20万的报纸呢?全国那么多地方,怎么够用?”
“这个没办法,我不想大规模花钱啊。要不就选十个主要城市,每个一家当地报纸,只投三天的吧,可以让有实力的当地零售商一起策划下。”
“行,你决定就好,这边我来沟通。”
极星电子的运营毕竟还是夏宇负责,而且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夏明德作为投资人,并不想干预夏宇的决定。
不过,线上广告这边30万的预算,如果直接撒到各大网站,其实也完全并不够看。
夏宇还要好好琢磨下。
下午到公司,他组织公司员工开了个全体会议,除了生产部的绝大部分工人,极星电子的主要员工都集合在一块。
因为暂时没有大会议室,只能在外面的敞开办公位开。
会议重点内容其实就是宣布一下北极星k1的初步成功,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好好干。
这是题中之意,但当夏宇说道已经签下了上万台首批订单后,还是让现场所有人一阵欢呼。
极星电子成立还不满半个月,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很难说有多强,适当的通guo好消息来振奋一下就显得很重要。
这都是夏宇重生前,在各个创业公司间游走帮忙学到的小经验。
又去了一趟工厂,把这边初战告捷的好消息跟众人分享之后,夏宇就给刘明胜安排广告投放的事情。
他已经选定了三家网站做重点,分别是中关村在线、硅谷动力和新.浪网的科技频道,每家预算是六万左右。
根据这三家网上提供的刊例价,基本上页面上横幅图片的banner图广告是不够的,但出几篇开箱、测试、评价的文章是必须的。
另外几篇类似“千元以下最强3推荐”、“2004年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几款3推荐”、“最佳性价比3推荐”的软文,也应该能拿下。
这比预算,他只要覆盖五到七天就够了。
剩下十万左右则全部砸到各个电子产品论坛,或者大众论坛的相关板块。这时候已经有专业“水军”策划团队,叫网络营销公司,夏宇让刘明胜选择去选择两个口碑还可以的一块下单,每个投五万,有策略的在各个论坛里轰炸。
刘明胜领了任务急忙联系各家网站去了。
夏宇给他定的时间是,要让这些评测和推荐文章在8月3号全面铺开,为第二天各地的北极星k1上市全面造势。
时间有点紧,而且这对他也是新工作,不过感觉很有意思。反正夏宇给力明确指导,自己只要执行学习就好。
另一边,主流媒体的力量也不能忽视,虽然没钱砸广告,但极星电子现在也是小有名气吗,夏宇让小姨帮忙沟通了几家采访,准备在主流媒体上延续论战势头。
这才是最省钱的广告。
公关宣传战,永远是现代企业一个重要课题。
这方面夏宇算不上精通,更没心思研究,不过做投资那几年,耳闻目睹了科技互联网圈几大公司间来往不绝的各类宣传大战,加上也认真思考过小米的模式,基本思路还是明确的。
林杏梅那边效率很高,她本身作为资深记者就有不弱的人脉。同时《南部都市报》隶属南部报业集团,下辖的媒体就有好几家,有关系的类似于《新燕京报》等也都影响力不差。
加上侯飞那篇报道因为独特的角度和新闻冲突,在小圈子里反响不错,很多都有后续跟进的选题。
事实上侯飞本人也想继续跟踪挖掘下,这边接到电话后很快安排出了时间。
第二天上午,极星电子的第一次媒体群访就顺li展开。一共到场的有六家南粤媒体,同时通guo电话连线参与的还有另外九家各地都市报,以华东和华西地区为主。
这次夏明德和夏宇都出面了,但主要回答问题的是夏明德。
北极星k1的市场定位、价格策略、市场布局,以及对正处在混乱中3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