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之下,万物竞生长,心容烟海,祈天为之长。”
这一帖便是而后传世的《扶玉临江帖》,其中所蕴含的意,被后世折英真人悟成为一套指法,也就是折英宫的传承指法《临江落英指》,而后世大方哉士将其悟成一套剑法,便是擎芳德观的《临江拔妖剑》,而后世玄妙斋士将其悟成一套掌法,便是烟雨台的《临江掌》,甚至连陈涟未悟无欲道之前,也从中悟出了一套御剑法:《临江乘风剑法》,当然陈涟所在的云霞观,也有自己传承的《扶玉临江帖》衍生招式《临江憾山拳》。
所以有天资的弟子会从小学习《扶玉临江帖》,不管悟出什么,经过弟子不停修行与领悟,悟出的东西很有可能会变成一种传承级别的术法。
渊玉将一帖书完,便开始渡江,飞到一半,便被江中鱼怪:奇遗,卷入江底,奇遗身上鳞甲如琉璃,是水火不侵的,而且身如山峦,口如巨渊,在水中飘忽不定,渊玉无法,只得与奇遗对抗起来,此时的渊玉刚刚写完《临江帖》,心中道意也是顶点,三剑便将奇遗斩杀。
奇遗是古龙遗种,本是大周皇朝有功之兽,替大周皇朝第一代天子周翁,受天帝之审,天帝三问,奇遗以对之,第四问未答出,便被斩杀于江中,化为鱼怪。
渊玉将其斩杀,激发了奇遗的怨念,一个问题从渊玉心中升起:何为天道?
渊玉还未回答,便觉眼前一黑,栽入江中。
等渊玉醒来,面前是一道虚影,自称天道:吾乃天道,吾问尔,何为天道。
渊玉突然想起了什么,立刻回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虚影突然逼近,与渊玉近在咫尺,声音冰冷:“尔怎会知道这些?”
“乃吾恩师所受。”渊玉不假思索:“你也知道这篇?”
“请问您的编号是?”
突然之间这个虚影用毫无感情的声音询问。
渊玉也不知道天道什么了,疑惑起来:“什么?”
“无编号,则无法更改程序……”
渊玉依旧不懂,只能一脸尴尬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