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人之战,两国之战(三)(3/6)
么千里取头颅,对付拓跋菩萨,想要造成一定杀伤力,不能超出八十丈,拓跋菩萨所在雷池圆心位置,刚好在这个射程之内。拓跋菩萨既然摆出了心甘情愿当箭靶子的姿态,徐凤年可一点都不介意让这家伙阴沟里翻船,闹得灰头土脸。
百余仙人剑,串成连珠箭。
拓跋菩萨果然没有刻意脱离雷池,在躲过了六十多把地仙一剑后,大概是泥菩萨也有了几分火气,之后三十多把快如电光的飞剑竟是大多都给他一拳拳砸烂,只是最后两剑仅是被他砸偏,而徐凤年也一口气用光了所有“箭矢”,两人位置大致不变,徐凤年依旧背对城池,拓跋菩萨依然面朝城门。徐凤年丢剑的那只右臂轻轻颤抖,但是他没有去揉手臂,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跟拓跋菩萨不约而同地换上一口气,但是两者焕发新气的时机虽然一模一样,可拓跋菩萨仍是快上那不易察觉的一线,看似忽略不计的一线之隔,在武评大宗师的搏杀之中,往往就是生死之别
当武人跻身天象境界后,如架大梯,共鸣天地,又如江河连海,照理说只要有换气的机会,气机便可源源不断从天地之间汲取,这便是古书上“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一说的真正隐晦缘由。但是同为天象境或者甚至天象之上的对战,哪怕可以换气,人的境界可以超凡入圣,但终究仍是凡胎的七尺之躯,体内积蓄毕竟有限,损耗往往依旧多余补充,这也是为何徐凤年要用吴家剑冢“心之所向,剑之所致”的秘术飞剑作为此战起手,是要拿自己的意气来换取拓拔菩萨的气机和体力。
但很可惜,先前三剑加上第四次握剑造就的百余仙人剑,拓拔菩萨的第一口气新旧交替的速度,仍旧是要快过于他。
徐凤年迅速抬臂横肘挡在额头,下一刻,他整个人就倒撞向城墙。
他没有后背撞靠在高大城墙上,在撞飞过程中转变姿态,双脚“落地”,在触及墙面后疾速弯曲,以此卸掉那股蛮横劲道。
徐凤年就那么蹲在墙上,脚下是一张龟裂如蛛网的墙面。
徐凤年没有就此退缩,双腿猛然绷直,弹射向迎面而来的拓拔菩萨。
然后徐凤年就被拓拔菩萨一拳砸回城墙,整个人都嵌入墙壁。
这座西域雄伟城池,就像是一位垂垂老矣的迟暮老人,结果头顶又是炸雷又是暴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