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管城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回 何处西南待好风 续完(4/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碰巧也姓姬罢了。”

    “我听娘说过,有位公子去了昆仑学道,你一定是,对不对。如果不想打仗,那你就带领我们去昆仑吧,听说那里是一片乐土。没有战争。”庆虎对自己这个想法也很满意。

    “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原得我所。”孟鲲想起了《硕鼠》。

    “对,就是那个乐土,我到周来也听不少人说过呢。”

    “没有乐土。”

    “没有?难道诗里是骗人的?”

    “昆仑概如东野,就象你在铜镜中看到的一样。这里什么样,那里就是什么样。”

    “说了半天,你到底是不是晋国公子啊。”庆虎问到最后自己也有些糊涂了。

    “天也不早了,你还是回去休息吧。”孟鲲下了逐客令。

    显王本来还在为国库的事情发愁,没想到中行嗣带给他一个好消息。不光借粮食的债还上了,连修缮王宫和城墙的木料也有了着落。这又让他一阵兴奋,认为是自己的斋戒感动了上天。上天终于有所回报。他甚至打算明年春天亲自主持祭祀以答谢上天的恩典。

    “臣还有一个消息要禀告陛下。”中行嗣一面说着一面扫视着周围的内施。

    显王凭直觉知道这一定是个惊天的大秘密,收敛了笑容挥手吩咐其他人退下。看着燕辛关上厚重的殿门,显王转身将中行嗣带到了大殿后面的秘室。

    “出君之口,入我之耳,天地闻之。”

    “臣发现了一个人,自称姬姓,手中持有晋国王室的佩剑。”

    “姬姓?他佩的可是离镂?”显王是姬姓的族长,对这些掌故还是了如指掌的。

    “正是。”

    “这么说,他是晋国王室的后代。”

    “臣开始也这么想,不过,他的岁数好象年轻些,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的样子。”

    “朕听说,靖公有一公子前往昆仑修道。”

    “臣也有此耳闻。”

    “他现在可在你府上?”

    “在。”

    “那好,明日早朝,你将他带到朕这里来。”显王最后叮嘱道:“事关机密,万万不可泄露。”

    “臣明白。”

    显王还是克制住了马上要见到这个人的冲动。他需要一些时间考虑一下。关于离镂的传闻他早就听宗正说过。得此剑者为三晋之主。如果这个人真的晋国王族的后代。那么他要面对的是韩、赵、魏三国。以周的力量恐怕没有可能扶持他复国,周的力量现在连个千乘之国也不如。毕竟现在的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号令诸侯,拥有成周六师,宗周八师的泱泱大国了。现在,虽然他还号称是天下的共主,但是却过着仰人鼻息的日子。显王一想到他现在的处境几乎懊恼地想哭出来。碰到这么重要的事情,身边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也没有。

    他一边安慰自己一边吩咐传酒。国运如此,却要他一个人肩负重担。也许当初武王开疆时也没这么艰难吧。

    几樽酒下去,显王觉得自己的思维好象活跃了些。思绪又回到三晋上面来。面对秘室里摊开的地图他的思绪豁然开朗。如果不能利用自己的力量,也许可以借助秦国或者楚国的力量。再次审视地图,他还是放弃了楚国。楚国一直想图霸中原,而且被齐国和燕国排挤,更重要的是,楚国和晋国曾经长期正霸不休,现在楚国正和齐国正夺宋国,应该没有精力顾及三晋。权人以义不如劝人一利。

    “利!对了”宣王马上想到了秦国,秦国一直想图谋三晋,应该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而且传统上晋国和秦国一直有姻亲关系,或许可以借用秦国的力量帮助晋复国。周和秦国联手,既可以约束秦国不再入寇,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削弱秦国。一旦晋国统一,他又能借此依靠晋国的力量阻止秦国东进的步伐。

    自己一定会成为周的中兴之主的。显王放下酒樽问力在一旁伺候的燕辛:“派去魏国的使节出发了吗。”

    显王忽然问到这个问题,燕辛以为出了什么纰漏连忙解释:“使者已经带了玉璧十双和天子赏赐的马车、斧钺。已经出发两天了。”

    “马上追回来,命他们转道去栎阳。”

    “栎阳?”燕辛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错,转道去栎阳。”

    “可是,魏国那里。”燕辛觉得自己应该提醒一下天子。

    “闭嘴,难道朕不知道该做什么吗?”显王怒喝道。这些小臣,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心思。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