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卷 明日帝国 第三章 定鼎华夏 8 大结局(1/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第十二卷明日帝国第三章定鼎华夏(8)大结局

    新元元年(公元200年)五月一日,当奉天城迎来第一缕朝阳的时候,整座城池沸腾了,彻夜未眠的人们带着笑容纷纷走向长安大街,按照事先划好的区域聚集等待。??⑤????阅读本书最新章节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面容肃穆的兵士、警员巡逻,jiāo警也在主要路口执勤疏导jiāo通。奉天城好似一个巨大的海绵,将各主要道路汇总而来的人流吸纳储存。

    东长安街的尽头是重新修筑的建国mén,高大宏伟、气势bī人,比起长安、洛阳的城mén更加威严。此刻的城mén下,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士兵寂静无声的等待着阅兵仪式的到来。陆军区域内,步兵、骑兵分别组成方阵,一部分穿着礼服,一部分穿着作训服,一部分穿戴甲胄,真正的全方位展现军队风采。而在陆军区域的最后,新组建的卫队师却是身披黑sè风衣,武器也用红sè的布套包裹起来,除了帽盔外,再也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当然,比起普通士兵,中间的火炮更具吸引力,让两侧无数目光充满了羡慕。

    辰时刚过,城外骤然响起阵阵号鸣,紧接着鼓声隆隆,其间hún杂着轰轰的礼炮鸣响。翘首企盼的人群刹那间鸦雀无声,无数目光齐刷刷的望向统帅部、政务院之间的皇宫阅兵台上,秦皇高勇在众武官、文臣的陪同下出现,身穿秦汉时期标准的朝服,上黑、下红,图腾为龙,黑底绣红龙,红底绣黑龙,头戴黄龙冠,不但勘合国旗的颜sè,也算是继承了秦汉礼仪教化。(对秦汉服饰研究不深,故简略带过。)

    两侧文武官员的服饰也多沿袭了汉制,但受到高勇影响,也开始复秦的风气。文官礼服儒雅、武官将服彪悍,正可谓新朝气象的完美阐释。特别是因高勇崇尚节俭,并将之记录在国民行止录中,故此所有人都以节俭为美。又因为秦朝地处西陲,无论衣食、服饰都已简约为主,故而,比起汉朝末期的奢华更有利于国家未来。

    看到秦皇出现,百姓山呼万岁跪地叩拜,声làng滔滔。此情此景下,高勇两侧的文官武将也无法抑制jī动的心情,将取消跪礼的规定丢到脑后,也跟随着下跪叩拜……

    高勇傲然而立,说不jī动是假,毕竟这样的场面千百年难得一见。“平身,都平身,莫忘记朕的训言:上跪天、下跪地、中跪父母先祖,余者免跪礼。”话虽出口,却无奈大街两侧山呼万岁的声làng。高勇无奈的摇摇头,只得走到台前,缓缓举起右手,这一刻,万岁的声làng骤然停歇,高勇威严的扫视左右,高声道:“朕今日宣布立国,国号秦,改元新,期望国人摒弃陋俗、奋发图强,复秦人jī昂热血,耕战为傲骨,工商为血ròu,法儒为气节,护佑华夏社稷、开创盛世帝国”

    “万岁万岁”

    “必胜必胜”

    随着高勇话音落下,礼炮骤然响起,九十九响轰鸣,昭示着这一旷世大典的高cháo。人们在礼炮声中相互拥抱,共同庆贺这历史xìng的一刻。文武官员无不热泪盈眶,紧握的双拳、jī昂的热血,少年壮志不言愁,新生的帝国,年轻的官员,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jī动的呢?

    高顺跨步上前,单膝跪地,“请秦皇下令阅兵”

    高勇微微点头,伸臂向前,“开国阅兵式,起”

    高顺得令,亲自拿起令旗向前挥举。这一刻,无数道目光向东望去……战鼓隆隆响起,进攻号声徐徐响起。

    建国mén下,赵云、张辽、太史慈三人互相击掌,而后翻身骑上高大的战马,红、黄、黑,三匹战马三种颜sè,随后三将接过三面旗帜,赵云居中,举起国旗;张辽居右,举起军旗;太史慈居左,高举皇室旗帜。三人环顾四周,lù出微笑,“开始吧”双tuǐ夹动,马蹄轻踏,迈出了阅兵大典的第一步。

    其后,第一军方阵前,滕敖高举战刀喝令一声:“第一军,前进”执旗官冯肃将第一军军旗舞动,踏着战鼓的节点紧紧跟随。二将当先,第一军jīng挑细选的方阵劲卒齐声大喝,整齐划一的步伐,横平竖直的方阵,令人胆寒的杀气,这一切铸就了第一军的威名。紧接着,第二军、第三军的方阵依次启动。一面面熟悉的军旗,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方阵仿佛按照亘古不变的速度前进,在人们震惊、羡慕的目光中沿着长安街勇往直前。及至阅兵台前,滕敖收刀于身前,大喝道:“向皇帝陛下敬礼”刷的一声,方阵士卒们齐聚右臂这一动作,立刻引其百姓山呼海啸般的“必胜”呐喊。

    高勇神sèjī动,同样高举右臂回礼,“将士们,你们是帝国的英雄,是帝国的柱石”

    方阵士兵齐声应和:“护佑华夏社稷,开创盛世帝国必胜,必胜,必胜”

    步兵方阵一个紧接着一个,礼服、作训服、闪着幽光的甲胄,战刀如雪、战枪如林,弓弩箭直蓝天,更有那固定于马车上的炮弩,令人震撼,令人热血沸腾;而骑兵方阵内的高大威猛的战马以及魁梧tǐng拔的身躯,还有旌旗招展、刺枪如峰,更是让青年们心生向往,恨不得上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