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公孙瓒回头急望,却见刘备微微摇头示意自己不要轻动。
这时,帐外突然响起数声号响,这次是三长一短!随后便传来大队骑兵奔驰的马蹄声以及步兵快速整齐迈进的步伐声。不到片刻伴随着袁军营内的混乱嘈杂,营外清晰地传来了辽东郡兵特有的军令:“龙骑兵三箭齐射准备!”“步兵山阵准备!”“结盾墙!”“抽战刀!”“竖战枪!”“准备攻击!”
每一声命令,帐内众人的心脏便跟着扑通猛跳一下。袁遗双腿一软坐了回去,另外两个人因为没有见识过高勇军兵的利害倒不如何。袁绍吸了一口气才开口道:“高勇!你要与联军为敌?”
高勇双手摊开,摆出了一个无所谓的表情,迈开大步向帐外走去,同时说道:“讨董大业就留给盟主继续吧!”十余人护卫着高勇有惊无险地离开了帅帐。周围的袁兵都在等待袁绍的命令,可是直到高勇离开也没有听到……
袁军营外,太史慈和张飞各领两团龙骑兵将军营的正面包围,还有三千步兵对着营门列出了进攻山阵。他们看到高勇平安出来后,同声高呼:“恭迎主公!”随后跟着高勇返回本营。
看到这高勇就这么走了,到最后都没有敢于下令擒拿高勇的袁绍脸色已经是红白相间,这时一个袁兵跑了进来,满头大汗地说道:“盟主,兵马集合完毕!要不要……”
“要个屁!滚!”袁绍因发怒而声音颤抖着说道:“如此无理,如此无理!诸公谁去将那高勇擒来!”本以为众人会奋勇争先,可是等到的却是一片沉寂,包括刚才帮助过袁绍的公孙瓒、袁术和袁遗。
袁绍心中恼怒,虽然明知道自己单挑高勇胜算不大,可是现在话僵在这里,为了颜面只能自己去了。于是他气哄哄地说道:“没人去,那就本盟主去!传令:点兵出战!”
一下子,所有人都跪下哀求道:“盟主不可发怒,还是要以讨董大业为重啊!”“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没有高勇我们一样可以攻必克,战必胜!”
袁绍本就不打算真去,现在一看有了台阶下,就顺势说道:“好吧!就以讨董大业为重,今天暂且放过高勇!”然后吩咐摆宴,庆祝攻克洛阳大捷。没有人提及这是高勇的功劳,反而纷纷献媚的说是袁绍这个盟主的指挥出色……
高勇回到本营,立即命令军队准备启程返回东北,同时在洛阳城内张贴告示:所有愿意迁往东北的人都可以随军一同进发,玄菟郡兵会负责沿路的衣食供应。
现在洛阳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被洗劫一空的普通百姓,他们经历过这样一次磨难后都不想再留在洛阳,于是随行搬迁的人非常多,占到了洛阳剩余人口的六七成,有近二十余万。就这样郡兵在两头,中间是长长的百姓队伍,浩浩荡荡的赶赴东北。
袁绍听闻高勇竟然张贴告示要洛阳百姓迁往辽东当即大发雷霆,再次扬言要起兵讨伐高勇。这时他的谋士逢纪出言劝阻道:“主公切不可轻举妄动,如今那高勇携带数十万百姓迁往辽东必然消耗巨大,我们何不借机将其削弱,同时暗中派兵沿路……”袁绍大喜当即吩咐心腹之人立即执行。
高勇浩浩荡荡的队伍经过虎牢关时,守关将领朱灵亲自来到高勇的身前下马跪拜,激昂说道:“末将乃是虎牢关守将朱灵,平日听闻高太守爱惜士卒,爱民如子。今日一见,果如其言。末将心中佩服。故此前来愿为高太守效力,望高太守答允!”
高勇听到他自我介绍是朱灵,马上心念一动,记起此人原是袁绍的部将,后来见到曹操后就跟随了曹操,多有功劳,是一员综合能力颇强的武将。高勇对于刚刚与袁绍闹翻他的部将便来投效,多少有些担心。
可是转念一想,收下此人并没有多大的妨碍,而且可以给其他愿意投靠之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况且凭借袁绍对高勇的轻视和他本身的自傲个性,也不会用此计策。于是翻身下马,伸手将朱灵搀扶起来,激动地说道:“承蒙朱将军抬爱,能得将军帮助,在下感激不尽。”当即赠与朱灵一套将军铠甲。
朱灵被高勇的这种信任与大度深深感动,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朱灵再次跪拜,声音因为感动而颤抖着说道:“朱灵愿为主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高勇亦为之深深感动,拉起朱灵更与其一同穿过虎牢关。守关的袁绍军兵看到高勇毫无芥蒂如此信任朱灵,兼且他们大多来自渤海郡,或多或少知道辽东的一些事情,倒有一大半追随了高勇,走向东北。
后来袁绍知道此事,再一次大发雷霆,当即便要派兵追击,幸好谋士郭图劝说道:“现在要以讨伐董卓为要务收拾人心,然后再徐图辽东!”不过派出袭扰的人马还是增加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