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画风意境,都很不错,上头的提诗也看得出笔锋苍劲有力。”叶霜也赞叹道。杨凤岐不满的瞥了眼好友,却又不得不认同他们说的。
“苗家小娘子其实也是不错的,只可惜与那名书生相比,略显小家子气了些。”【秋风送雨落,窗边紧眉头,手执寒衣去,望君身无忧。(苗思惠写) 冬日红梅巧出墙,寒风相送游四方。目过秦楼悲魂怨,落身街后饥骨寒。(书生作) 水平太差,就不放到正文了。】
紫夜忍不住同玄枫嘟囔了一句,“我倒觉得,无论大情小义还是小情大义,只要是真心实意的,都值得赞叹,并无高下之分。”玄枫偏头转向紫夜,笑了笑点头以示认同。
今年即将考学,大多学子明令禁止参赛,所以有才华者并不多见。那名李姓书生很是轻松的便博得头筹。
紧接着的是斗棋。福会毕竟只是热闹,不能留太多时间让他们静坐沉思,便想出一法,众人皆是执黑子对同一棋局,每人可走三步,以此定胜负。
既热闹观赏性也强,这一局两人倒是旗鼓相当,头筹却被此地一有名的棋师所得。
第三局乃是乐,吹拉弹奏的多是世俗之曲,尤其以临安本地小曲居多。玄枫紫夜初来乍到,并不熟识,所以蒋阿仲和叶霜很是热心的逐一介绍。
那位书生出场较晚,吹得是玉箫。曲风新颖,在场众人似乎是头一次听到,叶霜自诩见多识广,却对此曲难以道出一二来。
见众人语塞,杨凤岐这才不紧不慢的扬起折扇说道:“这是结合了胡音,新创的曲子。这两年在长安很是时新。”
苗思慧的琵琶曲比不得大家,但在这一群人中还是出类拔萃的,只是抵不过那李姓书生的胡曲新颖,终是略输一筹。
苗思慧很是大方的认输,加之福会本就是图个热闹,却也算体面。之后便是一群文人相互接诗斗酒,苗思慧毕竟是闺阁女子不便参加,早早离去。原本大多数人便是冲着苗家小娘子来看热闹的,她一走人便散去了大半。
那书生虽大出了风头,却颇为低调,很快也不见了踪影。叶霜他们碍于学子身份,不便参与聚众饮酒,瞧着那热闹也只能作罢。
诗会过后,叶霜一行人很是热情的邀请玄枫三人参加晚上的河宴。只是蒋阿仲、杨凤岐那一帮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