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然后是孙辈,接着是儿媳妇,最后才是女儿。
因为儿媳妇是娶进来替家里传宗接代的,所以要走在要嫁出去的女儿前面。
每个地方都有风俗和规矩,姜岁岁没有大女子主义,不会因为走在后面,就要挑战千年的老祖宗规矩,必须要抢占嫂嫂们一头,非得和哥哥站一起。
她很适得其安,也喜欢现在的这种田园慢生活,也喜欢老祖宗们传承下来的文化,也包括这些。
一路朝荒地而去,姜家人的身着打扮,让村里人看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满眼不可置信的目瞪口呆。
“我没看错吧?我没眼花吧?”
“没看错,姜老二家今天动土,他的家人们都穿了新衣服。”
“不止呢,姜老二家的三个儿媳妇都带了银耳钉!”
“你眼睛长哪去了,那么小的银耳钉你看到了,你怎么没看到她们头上戴的银钗?”
“看到了,真不敢相信,咱们还在用木钗,他们家却用上了银钗,还是所有的媳妇和女儿,都有。”
“姜老二家以前也就平平常常,是什么时候他们家变的这么好过了?”
“就是,有粮还开荒,现在还戴银钗银耳钉。”
“你们眼睛呢,只看到小小的银钗和银耳钉,怎么不看看她们身上穿都是什么?新衣裙啊,那么好看,都什么眼神。”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家中的衣服,那是大的穿了给小的穿,老的穿了改成大的穿,缝缝补补又三年。
哪家人会舍得给孩子买一身又一身衣服?
姜老二家连新妇穿的衣服都是旧的,突然间三个儿媳妇就都穿上了新衣,带着银钗和银耳钉,如城里的夫人姑娘们,看的她们羡慕的不敢眨眼。
更不敢过去,生怕污了姜家人的眼睛,更是乞丐不配站在富贵的身旁,自卑的待在原地。
姜老二一家一路走过去,都听到他们在那里讨论,每一个人都惊骇不已无法相信的同时,还很好奇姜老二家到底有多少家产。
姜岁岁对于他们的谈论,一笑而过。
到了荒地,姜父和村长,还有族老们,都已经到了。
请来的大工们也都到了,只等着时间一到就开工。
时间一到,姜父放了一挂鞭炮,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