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五章 重中之重(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不会因为没钱什么的,让各种建筑空着不久就会废掉。

    公司海外大基地的建筑,今后每年都就会有专人队伍进行维护,空着也不需要担心各种建筑物会变得破败不堪。

    那种不用则废的情况,只会在世界上、以金融社会发展模式为方向的各个势力中,才会出现,不会出现在自家的地盘中。

    想到这里,王强拿出纸笔,以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把花名册上那些适合当教师的新员工,都勾选了出来。

    这次招收的员工和上次招收的,一起有近千名适合当老师的。

    如今把他们安排进教育系统,正好合适。

    等他们把开学的准备工作进行完毕,今年的二月底,就可以让员工家属中、所有十八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入学校读书了。

    在王强的计划中,学校不需要进行升学考试,让所有员工家属的少年和儿童,都有书读就行。

    所谓的升学考试,不过是人多了,学校的资源供应不上,社会上的工作岗位套路化,从而进行的淘汰考试。

    像是后世的高句丽,实行的全民一条龙教育体系,一样做得比起大部分的国家要好。

    因为他们国内的所有少年儿童,都是一直读到大学毕业的,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是有工作分配的。

    高句丽国内,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到完整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没有例外。

    在大学毕业后,官府会根据你的特长,把你分配到各个单位部门中去上班,反而社会和谐、安定无比。

    这也造就了后世高句丽那无比凝聚的民族自信心,根本不会把外国的势力当回事,谁来针对自己,都敢于针锋相对,血性十足。

    那种内部的凝聚力,才是王强今后想要的。

    小小的一个高句丽能够做到,自己坐拥无比庞大的地盘,拥有无尽的资源,没有道理做不到。

    不但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更完善。

    “何丽珍,马彪,这次的员工面试已经结束,具体的人员安排,我是这样打算的…”

    王强把这次所有新员工的大致工作安排,对公司海外大基地的两位负责人,粗略的解释了一遍,尤其是重点强调的教育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