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二章 人才的重要性(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台超级挖掘机,不愧是开垦土岭梯田的神器,加上大家有着充分的开垦梯田和操作挖掘机的经验,开垦的速度极快。

    这主要是在土岭上,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石头,一路横推过去就行。

    “嗯,这就好。”

    王强点了点头说道,“最多一个星期后,就可以把我们家后山上的那些果树,移植到这些土岭的梯田上。”

    “在移植完成后,公司就要大量收购茶城的所有野生茶树,还有大量的果树苗木了。”

    “何丽珍办事很靠谱,已经组织了一支专业队伍,进行各种果树苗木的培育,还让供销科的部门经理周林,去外面买回了大量的果树苗木、蔬菜种子,进行各种果树苗木、粮食种苗、菜苗的培育。”

    “最多一个月后,我们公司就不用再去购买各种果树苗木、粮食种子、菜苗回来种植了,自己出产的就足够了。”

    他自己就没有想到这一方面,没有想到,何丽珍与何丽萍两位总经理,就已经把事情安排妥当了。

    不愧是最牛的五星级人才,远见卓识,不是一般人可以进行比较的。

    茶城如今到处都在搞果树种植,你想要买到足够这片山岭种植的各种果树苗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还不如自己进行培育,自给自足才是硬道理。

    这不但会节约大量的资金,而且完全可以搞出一个培育基地来。

    将来不但自己的农业公司,需要的苗木不用再去购买,还可以对外出售,做成一个利润不小的产业出来。

    要知道,从现在开始的十年内,南方各地对于各种水果苗木的需求量,一年比起一年多,动辄就是万株以上的大生意。

    就算是一棵苗木只赚取一两毛钱,那也是每年以百万计的利润收入。

    何况,其利润肯定不止一两毛钱一株,今后的利润,不会比起出售各种水果差多少。

    而且,一个大型的苗木培育基地,几十名有着一定专业知识的员工,负责去打理就够了。

    为此,何丽珍已经选择了一座方圆三里的大土岭,作为今后农业公司的苗木培育基地,抽出了一个百人建筑队,正在进行建设和种苗培育工作,搞得热火朝天的。

    为此,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