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清楚的记得,在后来的一百多年当中,那一代的衍圣公,眼看洋人势大,甚至直接找来,日不落帝国国王乔治五世,和日耳曼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供奉祭拜,称其为真正的真命天子。
可见,孔家的这些后代,是多么的没有节操,为了利益,为了荣华富贵,不惜对外族,甚至外人卑躬屈膝。
对于这样的孔家,这样的衍圣公,留着还有什么用呢?完全就是浪费粮食,甚至是给天下读书人做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难怪外族入侵的时候,会有大量的读书人投靠过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孔家开了一个坏头啊!
洪熙希望,从现在开始,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孔圣人的确要尊敬,但是孔家不能够再享受,这些便利和好处了,他们也不再是特权阶层,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的。
尽管这样做,或许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愤慨,甚至会引发朝野动荡,但是,洪熙并不在意,他相信以他现在的威势,足以应对,这些突发情况了。
再加上大清内部改革这些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官员选拔制度和考试制度了,要当官的话,必须要先通过考试,然后成为基层公务员,然后再一步步的往上爬,已经不会再有,一步登天的情况出现了。
洪熙相信,天底下的那些读书人,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的,不会为了孔家,而把自己的前途搭进去的。
孔家就如同一条寄生虫一样,吸取着帝国的营养,不断的发展壮大。
但是,他们对于大清而言,却没有丝毫的好处,朕敢打赌,如果有朝一日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恐怕孔家将是第一个投靠的,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继续放纵下去呢?
那简直就是浪费帝国的财富。还不如将孔家所掌握的那些财富,全部贡献出来,用来发展北方的交通和工业,做些真正利国利民的事,洪熙毫不隐瞒。自己的意图。
皇上,早就该这样做了,孔子是孔子,他的后人是后人。
他们已经享受了,两千多年的优待了,孔子留下的余荫,也早就被他们给败光了,的确没有必要再厚待他们了,阿桂上将连连点头。
从军人的角度出发,孔家这样的存在,已经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