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这边人手不够。
此刻李桂芝刚到,正陪着宁宛去往老宁家走着。
摸了摸肚皮,宁宛笑道:“是啊,时间过的可真快,算算日子,跟小笼包他们的生日应该差不多。”
“嗯,那时候正好,不冷不热的,等孩子大一点儿,又是夏天,好过。”
李桂芝说着,脑海里闪现出来自己坐月子的场景。
当初她是腊月生的俩孩子,跟婆家这边不对付,娘家妈那会儿多病多灾,所以她都没算做月子。
冷水洗芥子的活儿是她自己做的,白天晚上看俩孩子,是她自己看的,做饭什么的也都是她上。
叶爱军虽说听话,但一点儿眼力劲儿没有。每次晚上她扛不住了会叫叶爱军起来,但次数多了,叶爱军不嫌烦,她自己都厌恶了那种“求人”帮忙看孩子的感受。
所以后来没必要的事,她渐渐地不再让叶爱军做。从而,她掌控了全家。
“嫂子,二嫂?”宁宛的声音响起,李桂芝回过神儿来。
“啊?怎么、怎么了?”李桂芝略显心虚地问了句。
没曾想人已经到了老宁家门口。
院子里已经站了不少人,大门上的大红喜字让李桂芝有些恍惚。
“嫂子,你有心事啊?我刚刚问你,你的桂芝服装铺生意怎么样了?”
宁宛问。
李桂芝立即正视起这个问题,“还可以,谢谢你帮忙,不然没那么顺利。”
她在俩月前才开业时候,身边的人没一个看好她的。
娘家那边还因为她辞职的事儿跟她闹掰了,一直到现在也没联系。
宁宛却在得知她开业当天就下单,定做了罐头厂的工作服以及老叶家跟老宁家所有人的衣裳。
如此一弄,桂芝服装铺子在开始那几天里都没有出现空窗期的尴尬局面。
周边的人一瞧着她那里那么忙活,好事儿的就会去打听事儿。
知道李桂芝是真的接了客人的订单,那些好事儿的一传十、十传百,如此倒是扩大了桂芝服装铺的名声。
名声一打出去,加上李桂芝原先的副厂长的身份,陌生人的信任感就上来了。
有了信任感,便有了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