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5章 石头村正合适(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刚好看见宁宛带着学校的几位老师过来。

    想到恐怕是学校里出了啥事儿,他们俩的心情更加沉重。

    当领导的是真辛苦啊。

    费心费力费神,而且还不一定有谁说个好。

    “爸,张叔,在忙着啊。”宁宛进来热络地打招呼,邵老师等人进来,也都很礼貌地招呼过。

    叶绍行跟张福对视一眼,张福先问出口,“是学校有啥事儿啊?”

    邵老师等人都看向宁宛,让她作为代表,把之前在办公室里商量的事儿都说出来。

    宁宛倒是也没推脱,直接说了个明白。

    当听见她讲,带动周边村子的社员们一起养蚕时候,叶绍行跟张福的眼睛都亮了。

    再听见宁宛说,等养蚕的人多,形成一定规模,他们就自行建厂。

    就这句话一讲出来,叶绍行跟张福的脑海里几乎同时蹦出了相同的厂址——石头村。

    石头村建厂最合适,毕竟那村儿人少地多。到时候把地占了,跟上边写个申请,指定容易过审批。

    要说发展建设这事儿,上边的领导们都相当积极。

    半个月的时间,叶绍行去公社开了三次会议,五个村庄合并成一个大庄。

    因为十方院一个庄的人口就多余其余四个庄子加起来的总人口数,所以大庄的名字直接命名为十方院。

    叶绍行还是大队长,张福是村长。为了方便管理,之前各个村的负责人还负责之前的工作,只不过额外加了一项配合叶绍行的工作。

    开春。

    十方院这边开始养蚕,为了带动经济发展,叶绍行带着领导班子给那些不清楚养蚕创收的百姓们做讲解。

    知道能赚钱,能过上好日子,那些穷怕了的社员们都积极报了名。

    因为要大力发展,所以报名的规矩跟之前也不一样了。

    不过十方院之前那些已经参与养蚕的还按照老规矩走,新加入的都按照新规矩来。

    似乎那些人瞧见了十方院村的成功,也都对养蚕有了信心。所以在领了幼蚕的当天,不少人家也将辍学的孩子送回了学校。

    学费暂时欠着,现在那些家长有了希望,也敢写欠条了。

    说起来,从学校开学那天算起,到大部分辍学的孩子重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