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 最好的良药(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知道媳妇的身份不一般,早就该问清楚。

    该打,真该打!

    宁宛察觉到叶超的表情有些古怪,关切问:“怎么了这是?”

    叶超抓住宁宛的手,目光真诚地称呼,“小宛。”

    “嗯。”宁宛等着他继续。

    叶超忽然不想点出名字的事,就这样顺其自然地更改,好像更好。

    他收起心里的愧疚,想着日后多疼爱媳妇来弥补自己的粗心。

    然后他道:“媳妇你放心,明天我肯定准时送报社去。到时候出版了,我第一个买回家。”

    “可是,万一不过稿那?”

    宁宛看过临东日报、周报什么的,貌似还没有投稿这类小故事的专栏。

    叶超信誓旦旦,“肯定能过稿!”

    “为什么?”

    “因为王满仓拍的照片都能登报,媳妇你肯定比王满仓厉害。”

    额,嘿,这个理由很强大呀!

    宁宛自认很有说服力。

    她信了。

    次日。

    临东报社编辑部。

    三个编辑像往常一样整理稿件,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众多投稿之中选出合适的文章,然后交给主编过目定稿。

    虽说现在的文坛不是很景气,但还是有不少人投稿子。

    对于一些文学爱好者来说,看见自己的作品印刷在报纸上,哪怕没什么酬劳,成就感跟荣誉感也是满满的。

    所以,每日的稿件都不在少数,三四十份都是少说的。

    “《山区也要抓教育,为革命教育好少年》,这题目不错。”

    薛东来就喜欢这些中规中矩的,发出去之后绝对出不了岔子。

    他认真阅读起来,只是眉头逐渐皱起,“文笔欠佳,口号喊的响亮,写出来的文字有些生硬,不好。”

    他将那一篇稿子放一边,他不给过,等另外两个编辑看过,再有一个不给过的,第三个人就不需要看,直接毙掉。

    “最近稿子的质量明显下降,而且订报纸的也越来越少。”

    薛东来感慨一句,觉得做编辑有些没意思。

    坐在他旁边的周春发赞同,然后说:“思想固化,缺少创新,我这新开的趣说人生专栏一份符合的稿子都没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