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里那些老家伙们心意,那位最年长的许奶奶缝的。”
宁宛愣住,这礼物真是太突然太意外了。
跟上次的百福图一样令人心暖,这次更多了些即将为人母的欣喜。
“大爷爷,简、简舟,谢谢你们,也谢谢那些爷爷奶奶们。”
宁宛接过小褥子,抿唇一笑,“等生下来就立马用上!”
“好好好。”宁知渔笑呵呵应声。
之前过的如同行尸走肉,现在越过越起劲儿。
他等来光明了。
希望那些老伙计们也坚持住,一个个都能等来光明。
随后宁知渔又问了下宁宛婆家的事。
既然都回来了,又因为宁宛这层关系,自然是要见上一面,聚一聚。
对村子里的人,暂时不公开宁知渔跟宁宛的关系。
宁家贤则是在当天下午大张旗鼓地跟宁知渔拜了把子,理由没说,社员们私下里打听到的是两位老爷子对脾气,宁家贤坚持要认哥哥。
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关系,宁知渔跟老叶家走的近一些,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村子里要来的宅基地得自己出钱盖房子,宁知渔老家的房子是要回来了,当年没收的家当虽说已经没有,不过上边给了补贴。
刚好用那补贴盖上个三间瓦房,给宁简舟将来娶媳妇是够了。
新房子没盖好,宁知渔祖孙俩暂且跟宁家贤住在一个院子里,白天他们仨一起去牛棚那边忙着养蚕练武的事儿,晚上一起回来休息,倒是自在。
之前住在这院子里的舅舅张来福腿脚已经灵便,在老叶家人回村之后,只在当天晚上一起吃了个大团圆饭,次日便回了石桥村。
养蚕倒是不耽搁,石桥村跟十方院是邻村,采摘桑叶也方便,到时候收获了直接送来就成。
知道宁宛惦记着两位爷爷,叶超每天都会早起过来劈柴挑水清扫院子,把活儿都干了。
两位老爷子对叶超是越看越满意。
宁宛趁着肚子还不算大,忙活着在院子的空地上种了些果树,等来年结了果子就能直接摘来吃。
这几年不能随便做买卖,所以宁宛一样只种植一棵,够全家吃的就好,多了无益。
转眼到了十一月中旬,秋收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