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大明,我给朱元璋做秘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9章 官造局的秘密(2)(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在陈则武的印象里,大明朝一直是缺铜的。不仅仅缺铜,还缺对铜的冶炼技术。

    可是,在各种史料记载中,都提到过,华夏大地上,铜矿很多。

    而且,在很多的地方县志上,也写过发现过铜矿。

    但是,来到了这个时代,尤其是执掌户部之后。陈则武就发现,他所面对的一切,都和各种史料记载的不一样。

    无论是工部还是户部,就差把缺铜两个字,写在自己的衙门牌匾上了。

    “大人,您这边请,户部的文书,都在这儿。”带着陈则武的,是一个翰林院的小官。

    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各个衙门送来的文书,抄录到本朝案纪上。以供后世史料的参考。

    翻开第一页,陈则武就发现了端倪。

    从至正十八年起,当时元朝的户部,就在山西泽州,发现了铜矿。只不过因为战乱,一直没有开采。

    直到洪武四年时,李善长向朱元璋请旨,对泽州铜矿进行开采。

    往后的几年里,都没有相关的记载。而且,有了铜矿的开采,以往的户部、工部,也还一直在说,缺铜少铜。

    从洪武六年开始,户部的记载,从山西的泽州送来的铜,数量十分的少。

    而工部的记载却是,直到今年,泽州的铜矿开采,仍然在继续。

    开采了十多年,泽州的铜矿为朝廷所输送的铜,少得可怜。数量如此的少,开采工作竟然还一直在继续。

    “从洪武六年起,所有的铜,都堆在了官造局。这官造局的东西,工部可不敢去动。”李景隆提醒了一句。

    官造局名义上,是在工部治下。但实际上的领导,却一直是皇帝。

    陈则武若有所思,“那官造局的铜,有没有查过。”

    李景隆点着头,“查,每年都查。”说着,李景隆又凑近陈则武,“那些铜,原本是打算做铜钱的。只不过,那时候漠北战事吃紧,皇爷这才作罢。”

    “什么时候的事了。”陈则武不禁好奇的问道。

    把一把手指头,李景隆算了一下,“洪武八年。没错,就是洪武八年。”

    陈则武凛神,洪武八年,是大明宝钞第一次发行的时候。既然有铜,却还是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