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案。
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出现了分歧,该以谁为主。
因此,在发出第一份旨意之后,朱元璋很快又发出了第二份,就是明确主事人为李文忠。
但是,这道旨意,却被纪纲给扣住了。
因为纪纲怕被查,而且这件事,本身就经不起查。最后的结果就是,查出了朱棣和朱樉两兄弟。朱樉也稀里糊涂的,就认了罪。
纪纲说了之后,陈则武满意的点点头。这和他原先猜测的,差别不大。
“你是临时得到的消息,然后才扣留的旨意是吧,并不是你事先就决定了的。”陈则武面带着笑意,就好像是已经洞察出了一切。
纪纲微微一愣,有些诧异的去看陈则武。
看到纪纲的表情,陈则武心里有了准头。他回身面向朱元璋,“太上皇,和臣所想的一样。”
“你怎么知道。”纪纲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陈则武亮出陕西西安府的查证,“那日晚上,本已经是城闭时。却有人,借着审造司的名义,出了城。不到半个时辰,就又回了城。”
审造司,是大理寺的下属部门。隶属大理寺,却不受大理寺所辖。审造司的主人,一直都是李保。
“有审造司牌子的,就只有李保一人吧。而能从他手里,拿到这牌子的,又只有你纪纲一人吧。”陈则武拿出天下仅一块的审造司的牌子,丢在纪纲的面前。
纪纲捡起牌子,这个牌子,他似乎已经很久没看到过了。
“纪纲,你千算万算,就只是少算了一点。那就是,审造司本无权出城。那日,能把你放出去再放进来的,就只有毛镶能做到了。”
“你自以为聪明,却没想过,不只是你,还有太多的人,在盯着吕家这个庞然大物。”
这件事,一直在毛镶的心里。直到有一天,他把这个事情,以投名状的名义,告诉了朱允熥和陈则武。
从那以后,陈则武才慢慢想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截住旨意,纪纲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他不怕被查,因为这个旨意,本就是无关痛痒。
紧接着,纪纲烧了陈则武的驿馆。他不是想要烧死陈则武,而是想要烧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