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业如何了。”
每天下了课,朱允熥就要到自己皇祖母的坤宁宫去。一方面,是为了和皇祖母请安。而另一方面,朱元璋要查看他的学业。
自从被册封为太子,朱元璋对朱允熥就越来越严厉。
甚至,在一些问题上,朱元璋不允许朱允熥出现丝毫的偏差。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在处理朝廷事务的问题上,朱允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皇爷爷,孙儿有一事不明。”朱允熥抬起头。
朱元璋先是一愣,然后笑道,“啥事,竟然能难住咱大孙。有就问呗,还有一事不明,跟你皇爷爷也搞这个文绉绉的。”
给朱允熥盛了一碗鲜虾海参汤,朱元璋停手,等着朱允熥问问题。
“今日,先生说到,百战而戈,屈人之兵。如今,朝廷征讨漠北、辽东。得胜之日,也正是朝廷烦心伊始。辽东、漠北,地大而人疏。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女真、蒙古各部,他们今日归顺朝廷,日后难免会再起异心。因此,孙儿在想,女真、蒙古各部,应当如何管理。”
能提出这个问题,朱元璋还是很欣慰的。
现在,整个大明朝最大的事,就是蓝玉、沐英各自征讨漠北、辽东的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国都在为北伐而保驾护航。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辎重,从各省发往辽东。虽然现在的蓝玉,已经可以实现了自产自足。但,辽东的情况远没有那么简单。
当辽东的第一份折子送来的时候,朱元璋才意识到,征讨女真各部,确实是有些草率了。
蒙古已经完全放弃了女真,现在的女真各部,异常的团结。
“分而治之。”朱元璋咬着筷子,有些含糊不清的回答朱允熥的疑惑。
这是朱元璋很早之前就想过的问题,如果实现对女真各部的管理,分而治之就是最好的方式。
甚至在那么一瞬间,朱元璋都想将女真灭族。
毕竟,他想到了自己的梦里,以及陈则武的书里,那个可怜可悲的崇祯皇帝,被小小的女真搞得团团转。
只不过,这样的念头,很快就被打消。全国那么多的民族,还有一些周边的小国。如果真的灭了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