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八年,三月十五
卯时,三百四十一名名考生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穿过承天殿门洞,齐聚承天殿前。
他们按照会试的名次依次排列,等待门前值守的金吾卫的例行搜查,准备入宫。经过在承天门外两侧整齐排列的,专门为了殿试调派而来的两百来个殿前军侍卫。众考生接受完搜查,继续跟着礼部侍郎的现在奉天殿前。
在奉天殿前,贡士们按照在会试中名次的单双数,单数走东侧的左边,双数走西侧的右边。
此时,数丈高的朱红大门还紧闭着。直到辰时,伴随着朝阳的升起,四周传来一阵鼓乐声,大门随之缓缓开启。考生们静静的站立在奉天殿朴的广场上,静静的等待着太子朱标的到来。
按照惯例,应该是朱元璋亲自来。但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扔给了朱标,并且昭告天下。所以,所有考生们知道,他们今天面对的不是皇帝,而是大明太子。
辰时一刻,朱标在千呼万唤中走了出来,他的左边是陈则武牵着朱允熥。右边是礼部尚书崔康和铁铉。
所有人均进入大殿,跪拜在地,行大礼。随后,礼部尚书崔康宣读圣旨,策问的题目也包含在了圣旨内。宣读完毕,众考生依次入座,考试用的案桌在前一天已由光禄寺官员摆放好,准备就绪后执事官开始发放策题、答卷纸,就可以开始答题了。
“那两人是谁。”应天考生齐泰眯起眼睛,注视着站在太子身边的陈则武和铁铉。
他的旁边是黄子澄,二人在京中待考时,结为好友,互为知己。他们两个人并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被朱标盯上了。也许他们的考卷,会被朱标反复翻看多次。
“听说他们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东宫属官。其中一个还是国子监。”黄子澄小声回答。
翰林院对国子监存在着天然的鄙视,他们认为国子监都是不学无术之徒。
“哼,佞臣,小人。”
从辰时开始,朱标就坐在龙椅上。放在以前,他是不能坐的。到太子监国的国诏一发,他就可以坐在龙椅上上朝或者处理国事。
“陈卿、铁卿。你二人下去走走,看看那个齐泰和黄子澄。”原本呆上一会,朱标就可以离开了。但,这次是他第一次主持殿试,他选择一直坐到殿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