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大明,我给朱元璋做秘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1章 国诏(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思,却从来没有过要将朱标取而代之的想法。相反,他们反而愿意,让朱标稳坐皇位,毕竟朱标崇文,而且耳根子比较软。

    “陈则武。”

    放下朱允熥,陈则武起身,“臣在。”

    “吴王的老师,你说是谁来着?”朱元璋一下子没想起来。

    这句话一出,永安宫瞬间安静下来。文官们都竖起耳朵,听着那个名字。吴王的师傅,而且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代帝师。那是至高的荣誉,是每个读书人心中的梦想。

    “湖广茶陵大儒,刘三吾。”

    刘三吾。好像是个文人,而且学问极好。文官们松了一口气,又紧张的看向朱元璋,毕竟最后拍板的还得是这个人。

    看到文官们的如释重负的表情,朱元璋眯起眼睛。他有一种掉进坑里的感觉,倒不是陈则武,而是这些文人。朱元璋十分重视对皇子皇孙的教育,因此对于这个老师的选择,他必须慎之又慎。

    “命陈则武总领南书房,六部所有奏折,都由他先行批阅,再送至东宫。刘基,为吏部尚书,领太子太师。蓝玉,为京师大营统帅,领太子太傅。李文忠为殿前军指挥使,领太子太保。悉数国事,一律由太子决断,不必再来问咱。颁布国诏书,太子监国。”

    “天下之本,属於元良;四方之明,资其冢嗣。是有传归之义,必膺监抚之重。克广前烈,与人守器,非君父之独亲,俾生灵之同载。朕号慕弓剑,寝居心智,顷以疾苦,未能康宁。残寇犹虞,中原多垒,军国大务,理须参决。乃眷匕室,恭承宗祧。皇太子标,天纵聪明,日跻圣德,中兴宸构,已有大功。问安寝门,知九国之梦;制胜戎阃,高五品之才。时方艰难,礼在谅闇,且以庶政,委之元子,宜令权监国。”

    太子监国古来已有,但颁布国诏的却屈指可数。基本上,国诏颁布,昭告天下。这基本上就是在告诉全国,皇帝说不定哪天就要退位了。

    这次监国不再是朱元璋口头上说说的,而是变成了一种十分正式的制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