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天灾,我靠囤百亿物资躺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9章 发布基地消息(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不多了。

    完成手头的活,姜宁坐在沙发上调音机。

    极寒过去,水位日渐降低,市政管理在逐步恢复,很多消息都是通过电台发布的,及时关注错不了。

    每日政报,带来震撼人心的消息——基地成立!

    市政对外公布,省级基地正式对外接收幸存者。

    一个官方基地,一个军方基地,分五期建成可容纳30万人的大型基地,目前第一期均已落成。

    天灾两年,基地终于落成。

    官方基地在嘉城,坐落于省东北方向,是典型的山城,工业相对落后,发展方向是绿色农业,距离风城500公里左右。

    军方基地在惠城,位于省北方向,算是半工业城市,坐拥省内最丰富的水资源垌江及万山湖,距离风城300多公里。

    两个基地相差200多公里,按车程来算离得并不算特别远。

    上辈子姜宁没有收音机,基地的事后来才听说的。

    知道又怎么样?她连进入的资格都没有。

    进官方基地,每人需要缴纳20斤粮食,军方基地则需要50斤粮食。

    姜宁不明白,“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底层幸存者连20斤粮食都拿不出来,更别说是50斤了。

    霍翊深解释,“官方基地,是由省政主办,各市政联合建立并管理,军方派兵维持基本秩序。

    军方基地则是由国家安排,军人全权建立并管理,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他顿了下,说出残酷的真相,“军方基地,又称火种基地,是到危机关头时,人类最后的希望。

    50斤的粮食不过是基本要求,他们还会进行重重筛选,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

    姜宁隐约懂了,50斤粮食只是敲门砖。

    不管底层还是上流社会,有本事的人想弄50斤粮食并不难。

    换句话说,军方基地接纳的是有本事的人。

    “不仅要有本事,身家还得清白,混黑或有前科的压根没机会,幸存者进去之后实行军事化管理。

    不服管理或闹事的,累积犯错三次会被逐出基地,至于犯罪的则直接被枪毙。”

    姜宁震惊,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