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好的,这才打心底里高兴。
伸手不打笑脸人,林昭昭见她笑容满面,便礼貌回道:“婶娘好。”
“好,好,”江婶娘也很高兴,拿起地上的小布包塞到她手里,“家里就几个小的,都没米下锅了吧?”
“不过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家里人多,等几个小子长大成人了,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我拿了点糙米来,你别嫌弃,凑合吃。”
“这哪能要您的米?”林昭昭性格刚强最怕别人的好意,一下子手足无措,手里的布袋似有千斤重。
“就当是借你的,等你以后宽裕了,再还我也就是了。”江婶娘接着劝:“再说了,你不饿,孩子们还饿呢。”
她真怕新媳妇脸皮薄,为了面子死活不收这米,到时候把孩子饿出个好歹来。
“好,谢谢婶娘。&34;林昭昭见她把孩子都抬了出来,只好将这袋子粮食收下。
这下有钱也不好给了,毕竟她的一番好意不是几个铜板可以衡量的。
不过,过两天倒可以看看去镇上买点尺头,做双鞋面作为回礼,礼尚往来才是亲戚之间的相处之道。
江婶娘见她收下,也松了口气,跟大家告辞:&34;那婶娘先走了,改天来看你们。&34;
“柳娘、大郎,你们要听话知道了吗?!”
“知道了,婶娘/二奶奶。“
&34;好,好,一家子好好过,&34;江婶娘激动着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林昭昭把布袋拿回厨房,让江柳娘用糙米煮粥,一家子熬过今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