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会不同意这门亲事。只不过路途遥远,她自己个又懒得动弹,能在这里就办好的事,那就不必跑那么一趟,这才找了秦氏来说。
赵太太不清楚,秦氏却是知道殷氏和苏玉畹母女两人在家里是个什么地位的。可以说,苏家大房如今就是苏玉畹的一言堂,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殷氏也好,苏世昌也罢,都不会有任何异议。就算她去府城,到头来只能碰一鼻子灰,倒还叫苏玉畹对她恨之入骨。
再说,劝苏玉畹做妾,对苏世昌是有好处的,可她能落得了什么好?要是她有儿子倒也罢了,儿子也可以借着光厚着脸皮私下里叫镇北候一声姐夫,能被提携提携,到京城里见见世面。
可她没有儿子,只有女儿。苏玉畹给人做了妾,就算是镇北候的妾,也要被人诟病的。到头来她女儿的亲事,没准就被影响了——有个做妾的姐姐,谁愿意娶她妹妹呢?这世道,妾就是妾,除了皇帝的妃子,其余的都是下贱的玩意儿,要被所有女人看不起的,连带着亲戚都要没脸。
所以,她是万不可能劝苏玉畹去做妾的。
赵太太却没有眼力界儿,见秦氏不作声,还以为她是舍不得路费,犹豫了半天,这才跟割了她心肝似的,开口道:“这样吧,你去府城的花费,我们县衙包了。你看看你什么时候动身?”
赵县令是寒门出身,十年苦读才考上了同进士,被派了个县令的官职。原先在别处做县令,后来好一番走门路,这才被派到了休宁这个好地方来。也因此赵太太的出身也不好,夫妻两人把一个铜钱看得比天还大。能让赵太太说出这番话,已是下了血本了。她就指着丈夫能升官发财,带她去京城里享福呢。
秦氏诧异地看了赵太太一眼。她不知道这位县令夫人是真傻还是假傻,怎么听不懂人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