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忙着做衣服,因着容婉要做的是高端定制,而且这个时候也不方便请人,都是容婉自己一件一件衣服做出来的。
因着要把衣服做到最精致,容婉后来又跑了几趟供销社,将手里的布票都用的差不多,买了不少里料回来。
衣服做好,容婉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看着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目光扫过桌上带着标签的贴合,立刻就相想到。
衣服什么都不缺,就还缺个精致的标签。
是了,她去供销社逛过,里面的衣服上面都有标签,不管质量好差,都有各自的出产厂家。
容婉想着也给自己的衣服做了个品牌标签,还是用英文标注的。
不是容婉崇洋媚外,主要是现在这个时候许多人的心理,都觉得从外国来的东西都是好的,她这些衣服走的是高端路线,想要卖出好价格,用些小手段也未为不可。
横竖她做的衣服质量和款式都摆在这里,并不比任何牌子的衣服差。
至于利用这批衣服把品牌做出来,容婉也不算是没想过,主要还是时机不对,等以后政策允许了再做也不迟,主要她现在的存款都花出去了,得早些回本赚一笔。
容婉做出来的大衣,先就给沈蓉试了几件。
沈蓉实在喜欢的很,挑来挑去也没想好要挑哪一件。
即便她家里条件不错,这大衣得一百多一件,她不可能多买。
倒不是容婉卖的贵了,沈蓉是见过世面的,供销社的大衣好些的也是这个价格,款式和质量还没有容婉这儿的好。
“我还是挑这件吧。”
沈蓉最后选了容婉二次染色的浅紫色大衣,这个颜色最特别,她在供销社没看到这么好看的颜色,穿上整个人都显得年轻不少。
另外沈蓉又替魏巡给挑了一件藏青色的风衣,两件风衣加起来就三百块钱了。
沈蓉的几位嫂子和姐姐后来又陆续跟容婉买了好几件。
这倒不是看沈蓉的面子,而是容婉这儿的大衣不论是款式和质量都很好,而且听说这批货还是从港市那边来的,难怪供销社看不到这样好看的款式。
这样陆陆续续的,容婉这边卖出去的大衣,也将近攒了快三千块。
赚了钱,容婉的动力就更足了,每天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