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李沅一路水路西行,半点不敢停下,
她虽不甚了解秦杨的性子,但一国储君让自己这般玩耍,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直至走了三四日水路出了城里地界,才稍稍放下心,却也不敢多做停留,在岸边买了些粮食,就又急匆匆的上船,
一直到南萼,此处南北通融,靠近边境,人员来往密集,流域传递文书,商贸运输,和周国尤为离得近,各地买卖互通有无,
水路陆陆管道民道四通八达,实在是藏身的好去处,和欧阳了解各地民俗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此处,作为藏身之所,
李沅下了船,上了岸边,减缓脚步,面色平静的经过了城门,城内人口较多,有一部分还是异国商人,浓烈的烟火气息,
对于李沅来说再喜爱不过了,本身还有一丝顾虑,想着不合适了,再住上两天再选择,不过你看此处风貌,立刻卸下防备,
城内建筑基本都是四四方方的结构,李沅到了地方也是打听了一下住房,她肯定不会住在客栈,问询到有合适的小院,拿着假的路引找了牙子看了几个房子,很快就找到满意的了,
其实每个空置的房子都差不多,不过之所以很快定下,
是有一个小院里种满了垂丝海棠,没想到在此地还有这种花,开满了枝头,粉红花朵和嫩绿的叶子一簇一簇在枝头,
等到今年九月或者十月还能有果实可以吃,多好。安置好自己后,紧接着又去街边的置办了些生活用品,
一边闲聊一边打听着治安,还想着后面找些活计,可不能坐吃山空,
四月光景一晃而过,李沅已习惯了这边的气候和生活,院子在街道的深处,周围远离闹市寂静悠然,
李沅打算在后院处开个蒙馆,这边的教书一般为大家族养育子女开办的,
比如家塾,就是士族自家独立私学,礼,乐,射,御,书,数,聘请名师大儒为自家孩子教书,不对外招收,不过坊间也有一部分落榜的秀才开设的学堂,称为教馆,
大部分是成人,学的是考科举的书籍,而蒙馆是儿童,学的是识字,平民的孩子一般没有机会识字,坊间也没有对平民开设的学堂,
其实朝中对坊间没有多种限制,只是坊间学堂多为盈利,大部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