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帝国,真凰宫。
今日的朝会上有很大不同,地方官员站在一边而中央官员则站在另一边。
文武官员依旧按照着左右顺序在两边站好。
朝会开始,按例是张公公进行一遍查勤,今天没有官员请病假,所以是全员到场。
等到各种准备工作结束,林登元从宫殿后的专道在林靖的陪同下登上凰椅。
萧丞相上前一步,宣布朝会开始。
第一个上前的是吏部尚书,正三品的大官。
“尊凰,吏部尚书公孙良关于《官员调任安排》有奏!”
“宣!”
随着张公公标志性的尖锐嗓音,公孙良手捧一本奏折递给站在一旁的萧丞相。
“唱折!”
“臣吏部尚书公孙良请奏,官员调任新型制度宣读。地方官员由地方推选,中央书院推选改制。改制后,地方官员由中央委派,即各处地方推选之官员也应赴京培训,由中央进行最终考核。”
这一条就是说地方推选的官员再也不能直接走马上任而是要来中央与那些书院的“怪物”竞选。
地方推选主要有县镇以及州郡推举,藩王推举,地方书院选拔,科举选仕等等。
可是在中央,中央书院的学子拿着的可是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以前,地方和中央分开,地方的和地方的比,中央的和中央的比。现在两方搞在一起,这不是欺负人吗?
很快,地方的官员便有异议者上前请求辩论奏折。
“尊凰,楚云州知州熊怀心请求辩论奏折!”
“尊凰,越林州知州刘方请求辩论奏折!”
地方官员反应最大,毕竟这关乎着本州的官员调度,谁都想让自己州郡的才子得到发挥。而且这奏折之后还意味着人才的流动!要是那些才子都赴京学习,那么地方上的教育不就断代了?
到时候来建设家乡的那可就是中央出来的人了,地方上就不好说话了,到时候各种不方便之处也会出现的。
“臣,熊怀心认为,地方教育水平落后,若是与中央书院的学子共试,难免会缺失公平。”
“臣,公孙良以为,不论是地方本地人担任官员,还是中央学子担任官员,都是为了建设东胜帝国州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