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跟着这样的老大混,前途无量撒!
……
古小云简单地吃了几口饭菜便放下了筷子,青皮和赖头帮忙收拾干净后,几人便坐下商量起了投资办厂的事。
“接下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龙泉集团投资办厂的事。”
“你们有什么建议都提出来参考一下。”古小云为话题起了个头。
吴思恩接着说道:“昨天薛总说了三条。”
“一是协助村民提高瓜果的种植规模;二是招收工人以河沟村为主;三是投资修路。”
“我们就一条一条地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提高种植规模,我们河沟村的农作物产量一直很低,大家肚子都吃不饱,自然也就没有心情去搞其他种植,所以我认为,想要做到这条就必须先把粮食的产量给搞上去。”
“其次是招收工人,这么多年来,河沟村的青壮年谋生的主要方式是外出打工,当然能在家门口打工那是谁都想的。”
“不过这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没有技术,只能在建筑工地和私人小厂打工,每年的工钱都是拖欠的,让他们放弃这些钱怕是不容易。”
“最后一点是修路,村里现在留守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中老年,让他们参加修路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总不能让龙泉集团既出钱又出力吧,本身这就是对河沟村有利的大好事,如果这么做会寒了别人的心的。”
古小云听完点头不已,吴思恩每一条都分析到了点子上,可见她昨天回来后对于这件事也想了很多。
他看了青皮和赖头一眼,想听听他们两人有什么看法。
先是赖头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古老大,我脑子有些笨,也提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来,不过只要你说让我怎么做,我保证坚决完成。”
古小云对赖头的态度还是颇为赞赏的,不浮躁、不虚夸,做起事来脚踏实地,这样很好。
青皮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古老大,我就随便说两句,说错了你也别介意。”
“关于第一条,我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三河村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至于第二条,我想关键就是要把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拖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