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至公开版块。
这个版本的发布,让普通人离互联网更近了一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出现在了网站上,那种激动,不亚于用dd第一次与网友聊天时的心情。
dd的技术人员也在沈子天的建议下,尝试研发文字检索技术,首先就是敏感关键字、词的屏蔽。此时的古哥已经成立,不过沈子天早就忘了具体时间,毕竟后世被请出了华夏。
直到进行日记测试时,考虑到政治安全,沈子天才想起搜索技术。一方面,让技术团队自己先找资料研究;另一方面,让汪林帮着联系美丽国那边,看能不能找到这家传奇公司。
直到dd新版本发布,汪林带回来了古哥最新的消息。古哥公司虽然成立了,不过只是由两名年轻人,在破烂的车库里创立的。通过交流,也没觉得对方的技术有什么价值。
这一消息,自然让沈子天大喜过望。一方面,让汪林用境外账户预留的美金给古哥投资一百万。
投资要求很是奇葩,一百万美元,只要求了5的股权。但必须签署一份永不稀释股权协议,并且在出售公司这件事上拥有一票否决权。同时,免费将搜索技术授权给dd用于内部使用。作为交换,dd海外版协助古哥进行技术推广。
这项在汪林眼中完全赔本的生意,在沈子天的坚持下顺利完成了,成功上车的沈子天很是兴奋了几天。而技术组那边,也由于有了古哥的搜索技术,顺利升级了日记公开版排序的规则。让之前繁琐的人工审核,变成了按点击、点赞、读者停留时长自动排序。
九八年底,adsl宽带已经开始测试。由于dd的影响力大增,由燕京政府牵头协调,租用的服务器已经接入了宽带。因为dd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一直是租用服务器,按沈子天的打算,科技园启动后,第一时间就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
媒体的发酵、新版本的更新使dd的影响力持续上升。沈子天也顺利地拿到了民大的保送名额,在众人不解的质疑声中,选择了艺术系音乐专业。
无他,沈子天认为那里更容易出现爱情……
正式拿到保送名额,沈子天作为“名人”,在柳校长的引荐下,见到了已经六十多岁的历校长。历校长是国内著名的史学家,却对新生事物的互联网非常感兴趣,早就使